未交增值税的会计分录,买办公用品没有发票?
企业在日常经济业务发生中,购买的办公用品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由于不可以进行抵扣,进项税额需要转出,具体财务处理为:
购买办公用品,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时:
借:管理费用-办公费应缴税费-增值税-进项贷:库存现金等在结转进项税时:
借:应缴税费-增值税-进项转出贷: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通过以上两笔分录,完成整个购买的财务处理,充分体现财务会计的严谨性。
非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账务处理?
土地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对于非房地产的企业,在转让房地产时,则应分别情况进行会计处理
(1)转让以支付土地出让金等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原已纳入“无形资产”核算的,其转让时计算应交纳的土地增值税作会计分录:
借:其他业务支出
贷:应交税金—应交土地增值税
(2)转让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已连同地上建筑物及其他附着物一并在“固定资产”科目核算的,其转让房地产(包括地上建筑物及其他附着物),计算应交纳的土地增值税作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应交税金—应交土地增值税
(3)转让的以行政划拨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如仅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时计算应交纳的土地增值税,作会计分录:
借:其他业务支出
贷:应交税金—应交土地增值税
如国有土地使用权连同地上建筑物及其他附着物一并转让,转让时计算应交纳的土地增值税,作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应交税金—应交土地增值税
(4)上述交纳土地增值税时,作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金—应交土地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预交增值税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先整理下,涉及预缴增值税的业务主要有这样几类: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提供建筑服务取得的预收款、跨县(市、区)出租不动产、转让不动产、房地产企业采取预收款销售房地产项目,房地产企业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
详细税额的计算,可参考下图。
针对预缴增值税的核算,根据 财会【2016】22号 文的规定,一般纳税人应当在“应交税费”下设置明细科目:预缴增值税。
详细账务处理流程大概如下(以一般纳税人为例):
1、在预缴增值税时:
借:应交税费-预缴增值税 10万
贷:银行存款
2、实际开票时确认税额(以工程项目结算为例,金额没有按照实际税率计算):
借:应收账款 100万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10万
工程结算-某工程 90万
3、纳税申报时,扣除预缴税金,再纳税。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10万
贷:应交税费-预缴增值税 10万。
小规模纳税人的核算要简单一些,通常就直接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的借贷方分别体现了。比如:
预缴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实际开票时,再确认税额,纳税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的余额申报纳税。
以上就是预交增值税的常见业务以及核算。
除此之外,还有一项比较特殊的业务,小规模纳税人去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也是需要同时预缴增值税的。
已入帐未抵扣如何做分录?
不打算抵扣已经认证的进项税,做进项税转出处理,可抵扣的进项税多,应交税费就是负数。具体做法如下:
1、收到进项: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2、开出增值税发票: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销项 - 进项 = 本月应该交税金(销项和进项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一个账户上,余额可能是正数或负数。月末都要将余额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月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科目余额应该是0)。
3、如果,月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余额是正数(余额在贷方)则: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4、如果,月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余额是负数做相反分录,如果月末《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余额在借方说明该余额要下月留抵;如果月末《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余额在贷方说明该余额就是本月要交税的数额。
5、交税后: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已交增值税贷:银行存款。
增值税未交税金?
第五节 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的核算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账户,核算企业应缴、已缴及多缴或欠缴的增值税
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不核算进项税额,而是计入成本,借“原材料”、“管理费用”等账户。
例:某小规模纳税人企业3月份购进原材料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6000元,税1020元;购入包装物一批,普通发票上列明价款2500元。已付款,均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7020
包装物 2500
贷:银行存款 9520
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将自产、委托加工货物用于在建工程等方面
缴纳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第六节 增值税结转及上缴的会计处理
税法规定,增值税的纳税期限分别为1日、3日、5日、10日、15日、1个月或者1个季度。
在会计科目设置相同的情况下,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缴纳与减免的会计核算相同。
(一)“应交税费”的期末转账
1、按月缴纳
(1)月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账户为借方余额,无需专门作会计处理,应继续保留在账面上,留待下期抵扣。
(2) 月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账户为贷方余额,会计处理为: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2、按期预缴、按月结算
预缴税款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1)月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为贷方余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2)月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为借方余额,分三种不同的情况: (注:下面的三种情况会计分录相同,只有在注色的部分有点不同)
①如果“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借方余额大于该账户“已交税金”专栏合计数,表明本月销项税额小于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则本月无应交税费。
“已交税金”专栏合计数即为本月多交的税金数额,应作相应的会计处理: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会计结转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账户仍留有借方余额。
例: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8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8000
结转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账户仍留有借方余额 1000元,表示尚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
②如果“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借方余额等于该账户“已交税金”专栏合计数,表明本月销项税额等于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则本月无应交税费,也无留抵税额。
“已交税金”专栏合计数即为本月多交的税金数额,应作相应的会计处理: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会计结转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账户不再有借方余额。
例: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18000 销项税额12500
已交税金15000 进转5500
余额15000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15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15000
③如果“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借方余额小于该账户“已交税金”专栏合计数,表明本月已交税金中,部分为应交税费,部分为多交税金。
“应交税费”借方余额即为本月多交税金,应作相应的会计处理: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会计结转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账户不再有借方余额。
例: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18000 销22500
已交11000 进转3500
余额3000
本月应交增值税8000元(26000—18000),已交税金11000元,多交税金3000元(11000—8000)。
会计处理: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3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3000
(二)缴纳增值税
1、预缴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2、月初缴纳上月增值税或补缴前期欠缴的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