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实施时间是什么时候?
会计档案管理的执行主要参照《会计法》和《档案法》。
修订后《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已于2015年12月11日公布,2016年1月1日正式施行,1998年颁布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同时废止。修订后的《办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主要会计档案的最低保管期限延长至30年。
新《办法》将会计档案定期保管期限由原3年、5年、10年、15年、25年五类调整为10年和30年两类,其中会计凭证及会计账簿等主要会计档案的最低保管期限延长至30年,其他辅助会计资料最低保管期限延长至10年[1]。
电算化会计档案需要每年年终变成纸质版保存吗?
需要。财政部《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第十二条 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应当保存打印出的纸质会计档案。
具备采用磁带、磁盘、光盘、微缩胶片等磁性介质保存会计档案条件的,由国务院业务主管部门统一规定,并报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备案。
会计电子档案整理步骤?
有关会计电子档案整理步骤如下:
1. 收集原始凭证:将公司所有的原始凭证,如发票、收据、银行对账单等电子文件进行收集。
2. 归档:对收集到的原始凭证进行分类按照时间、科目等进行归档,方便后续的查找。
3. 数字处理:将归档好的原始凭证进行数字化处理,可以通过扫描或拍照的方式将文件转化为电子文件。
4. 命名:对数字化处理后的文件进行命名,可以采用时间、科、凭证号等方式进行命名,方便后续管理。
5. 存储:将命名好电子文件存储在指定的文件夹中,建议采用云盘的方式进行存储,方便管理和共享。
6. 索引:建立索引表格,对存储好的电子文件进行索引,方便快速查找和归档。
7. 审核:对整理好的电子档案进行审核,确保凭证完整、准确。
8. 定期备份:对整理好的电子档案进行定期备份保证文件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就是会计电子档案整理的步骤,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会计凭证归档能在电脑里进行吗?
可以:
财务会计凭证由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电子档案。
新《管理办法》肯定了电子会计档案的法律效力,电子会计凭证的获取、报销、入账、归档、保管等均可以实现电子化管理。
新《管理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会计凭证、账簿等会计资料不再打印纸质归档保存,同时要求建立会计档案鉴定销毁制度,完善销毁流程,推动会计档案销毁工作有序开展。这些新的规定将节约大量纸质会计资料的打印、传递、整理成本以及归档后的保管成本,减少社会资源耗费,推动节能减排,有利于形成绿色环保的生产方式。
新《管理办法》明确将电子会计档案纳入会计档案范围,将大力推动电子会计数据的深度开发和有效利用,为政府决策和管理提供更多维度、更具参考价值的会计信息。
会计凭证是指记录经济业务发生或者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是登记账簿的依据。每个企业都必须按一定的程序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进行账簿登记,如实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
会计凭证的填写:要求记录要真实;内容要完整;手续要完备(签名、盖章:谁出票谁盖章,谁经手谁签字);书写要清楚、符合规范。
会计档案管理制度设计包括哪些内?
会计档案的归档
1.归档范围
(1)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
(2)会计账簿类,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及其他辅助性账簿;
(3)财务会计报告类,包括月度、季度、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和年度财务会计报告;
(4)其他会计资料,包括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纳税申报表、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及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会计资料。
2.电子会计档案
(1)电子会计档案的基本质量要求
①形成的电子会计资料来源真实有效,由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和传输;
②使用的会计核算系统能够准确、完整、有效接收和读取电子会计资料,能够输出符合国家标准归档格式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设定了经办、审核、审批等必要的审签程序;
③使用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能够有效接收、管理、利用电子会计档案,符合电子档案的长期保管要求,并建立了电子会计档案与相关联的其他纸质会计档案的检索关系;
④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电子会计档案被篡改;
⑤建立电子会计档案备份制度,能够有效防范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人为破坏的影响;
⑥形成的电子会计资料不属于具有永久保存价值或者其他重要保存价值的会计档案。
(2)仅以电子形式保存,形成电子会计档案
①单位内部形成的、属于归档范围的电子会计资料,符合电子会计档案基本质量要求的,可仅以电子形式保存,形成电子会计档案。
②单位从外部接收的电子会计资料,符合电子会计档案基本质量要求、附有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规定的电子签名的,可仅以电子形式归档保存,形成电子会计档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