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网,连城风味小吃珍珠土龙是用什么肉做的?
珍珠土龙是福建连城有名的风味小吃,以土龙和糯米同烹,糯米纯白,粒粒如珍珠,因而得名。
土龙是什么:在福建“土龙”学名竹鼬,以竹,茅根芽为食,喜打泥洞,连城方言称之为“土龙”。
“珍珠土龙”系山珍菜之一,以土龙、纯糯米为主原料,入锅密封蒸制,稍凉后将土龙切块重新置于糯米上上席。食之鲜肥醇厚而不腻,美不可言。
珍珠土龙的做法:珍珠土龙的原料:以土龙和糯米为主料。
珍珠土龙的配料:姜末、白糖、米酒等。
做法步骤:
1、烹制时将宰杀好除去内脏的整只土龙,抹上糖、盐、酒、姜末,糯米泡涨后装入盆,
2、把土龙放在米上,人锅密封蒸熟后取出,稍凉后将土龙切块重新置于糯米上上席。
3、蒸熟的糯米纯白,粒粒如珍珠,因而得名珍珠土龙。
珍珠土龙的特点:鲜肥醇厚但却不感到油腻,真是妙不可言。
土龙的药用价值:竹鼬肉质细腻、鲜美可口,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属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野味,也是改善人们食物构成的一大补品。《本草纲目》:“竹鼠肉甘,平,无毒。补中益气,解毒”。
竹鼬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现代医学证明,竹鼠肉具有促进人体白血球和毛发生长,增强肝功能和防止血管硬化等功效,对抗衰老、延缓青春期有良好效果,是天然美容和强身佳品。竹鼠的胆、肝、心、脑、睾丸、肾均可入药。中华竹鼠的油可治烫伤、烧伤等病。
(闽南网 陈辉达)
连城小说网的VIP文怎么下载看?
连城的vip章节无法下载,即使你已经购买了==但是你可以把连成vip的图片保留下来慢慢看。
福建连城是怎样的县城?
连城山水,价值连城。只有在连城生活过的人,才懂得它的美好。地处闽西龙岩的腹地,走在连城,景就在城中。
看不完的美景冠豸山
犹如一位不施粉黛的姑娘,天生丽质,清纯可人。风景区距离连城县城仅1.5公里。因为有了这些山,走到哪里都是山水画,清新空气。
冠豸山集山、水、岩、洞、泉、寺、园诸神秀于一身,雄奇、清丽、幽深,与武夷同属丹霞地貌,被誉为:“北夷南豸,丹霞双绝”
八闽母亲山——梅花山
被中外专家称为"北回归荒漠带上的翡翠"的梅花山,是享誉全球的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大部分在连城境内。闽江、九龙江、汀江皆发源于此,故又有"八闽母亲山"之称。华南虎和罕见的金斑喙凤蝶等珍禽异兽在此繁衍栖息。
天寨
原名竹安寨,为历史上重要军事营寨,位于獬豸冠北侧3公里处,以“雄”、“奇”、“险”著称。
石门湖
坐落于冠豸山之东南的石门湖,为上世纪70年代初建造水库利于农田灌溉而形成的人工湖,面积400多亩,如一块翡翠,如一颗明珠,镶嵌在冠豸山的险峰奇谷中,四周环山,“石门”中开而得名。
九龙湖
位于冠豸山下,面积10.84平方公里,距城区6公里。是福建省唯一的喀斯特地貌与浩大湖水完美辉映的风景区,集溶洞群瀑布、峡谷、岛屿、原始森林和古文化为一体的大型峡谷型生态旅游景区。
兰花基地
连城有国内最大的国兰生产基地——朋口兰花基地。主要培育春兰、蕙兰、建兰(四季兰)、寒兰、墨兰(报岁兰)、春剑、莲瓣兰等七大类,300多种兰花。
温泉之城
连城县拥有丰富的温泉资源,文亨镇、新泉镇、姑田镇等乡镇都分布有出水量大、温度高、矿物质丰富的温泉资源。在晨光夕照中,那氤氲缭绕的蒸腾热气,时隐时现的捣衣声和裸着身子沐浴的稚童,使人有云天雾海的仙境之感,遐想无穷。
读不完的文化底蕴培田民居
培田民居是一座拥有800年历史的村落,是目前中国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客家古民居建筑群,堪与永定土楼、梅州围龙屋相媲美,是客家建筑文化经典之作。其中两幢“九厅十八井”及“南山书院”堪称中国建筑史上保存十分完整的明清时期建筑精品。2005年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06年荣获“中国十大最美村镇”
四堡雕版
四堡,是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最北部的一个著名历史文化史乡,古代时属于汀州府。四堡现在依然保存着完整的雕版印刷古书坊、古工具、古雕版、古书籍,也保存着完整的雕版印刷技艺,是世界上惟一还活着的古代雕版印刷的见证者,被称为是世界印刷与出版史上的活化石。
姑田游龙
每年元宵节,姑田镇民间都要举行游大龙的民俗活动。其规模和神龙的形象,历史上最长的大龙为236节共计1000多米长,创吉尼斯世界纪录。
罗坊走古事
罗坊走古事,据传昔日连城罗坊常闹旱、涝灾,当地举人把流传于湖南的“走古事”移植乡梓,以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自此流传延续至今有几百年了。
客家十番音乐、汉剧唱腔、芷溪花灯、新泉烧炮等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连城拳、宣纸制作技艺、连城客家木偶戏等10项列为福建省级非遗项目;新泉烧炮、犁春牛、北团游大粽、芷溪花灯及舞龙、舞狮等民俗文化活动祥集城乡,各具独特风姿,被誉为中原古文化的活化石、客家民俗文化的瑰宝。
数不尽的美食连城地瓜干连城地瓜干是福建连城传统的汉族小吃。属于闽西八大干之一。这种地瓜干保留着自然的色泽和品质,颜色黄中透红,味道清香甜美,质地松软耐嚼,而且还有很高的葡萄糖和维生素A、B含量。
连城红衣花生福建省连城县的花生有名,红衣花生更有名。连城红衣花生与众不同,饱满的果实,薄薄的皮,从里到外都是粉红色的,格外惹人喜爱。
连城捆粄客家话中,动词的“卷”字较少使用,一般用“捆”来表示;“粄”(拼音:[bǎn] )为古汉语,也是客家话特色词,是指大米制作的食品的意思。
连城糯米酒糯米酒,酿制工艺简单,口味香甜醇美,乙醇含量极少,因此深受人们喜爱。在一些菜肴的制作上,糯米酒还常被作为重要的调味料。
连城漾豆腐漾豆腐是福建龙岩一带的汉族风味名菜,属于闽菜系。它以境内独有的(五月黄)豆为主原料,用熟石膏调煮豆浆做成白豆腐。佐料要精选新鲜猪瘦肉和无筋膜的嫩牛肉,加入少许红菇、香菇、葱白等剁烂成鲜肉酱为馅。
连城宣和米冻米冻概述 是一道美味可口的汉族名点,产自福建。质地比九重粿和咸粿更为软嫩。以晚米,熟石灰,盐,水等制作而成。连城宣和米冻更是别有一番滋味。
连城芋子饺“ 无山不客客住山“、“番薯芋子半年粮“,客家人多居住山区,芋子是主要杂粮。所以,吃杂粮时,不断变换口味,芋于包、芋子饺、芋子肉丸等种种食品便应运而生。
连城年糕年糕又称糖糕粄,有些蒸制年糕的高手能把年糕蒸至晶莹剔透。食用时配以茗茶,味道更佳。一般来说,这个是连城人在除夕夜的必备美食。
连城拳头桃“拳头桃”,其实不是桃,而是连城县的传统名小吃,形似握紧的拳头而得名。
连城烂粉烂粉是连城地方特色早点,以米粉煮烂加以滑肉,葱花或香菜为辅料,与油条或者灯盏糕实乃绝配。味道鲜香爽滑,浓郁香醇。
连城灯盏糕又叫它油炸饼,做法简单,大米拌水打制成浆,加入肉末、香葱等作料,用平底勺盛入油锅中炸制,色泽至金黄即可。味美可口,但是容易上火。
连城金包银外形浑圆金黄,内包糖糕洁白如银,故称“金包银”,俗称“麻蛋。”
连城七层糕用米浆蒸制而成,又称七层糕,其表面加入香菇,肉末,葱末,芝麻,香油等辅料,吃起来鲜香滑口,韧而不粘。
连城涮九门头系选用牛身上最精华的九个部位的肉,辅以佐料、米酒和数味中草药制成。由于食用的是牛身上九个部位的肉,几乎包括了牛身上主要精华,故又有“一餐吃了一头牛”之说。
连城牛肉汤精选牛肉,辅以淀粉、姜等佐料,入开水煮沸,是连城有名的早餐或宵夜。(海峡网谢秋玲)
知不知道在连城要达到多少字数才能签约呀?
连城签约字数不一定,我两万多字的时候编辑就找来了,不过因为未成年,拖到快进VIP的时候才找父母签的字。只要你写得好,字数不是问题。上架看的不是字数,是小说收藏的数量。连城主打是耽美,所以耽美小说一般是800收藏才能上架,参加完原创大赛,有名次的就是1000收藏上架。其中,父子文要求比较高,需要1500的收藏。另外,言情……也就是非耽美,不管什么类型只要非耽美都只需要300的收藏就能上架。
全国唯一的古雕版印刷遗址连城四堡?
四堡乡位于连城县最北部,与清流、宁化、长汀三县交界,四堡是明清时期中国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是目前全国唯一幸存的古雕版印刷文化遗址。当时四堡印刷的书籍分为小说、医学、应用等9大类,出版过《康熙字典》、《金瓶梅》等1000余种书籍,远销13个省150多个府、州、县、市,以及越南、缅甸、泰国、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在中国印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故有“远播江南,行销海外”之说,为中华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四堡刻书,大约起源于明末清初,清中期达到鼎盛。鼎盛时期,四堡乡60%的人口从事书业,总计不下1200人,清朝期间约有书业205家,刊书1340种。四堡人有了钱并不像当时其他地方的财主那般买田置产,而是请人刻套书版,农闲时印书贩卖,代代相传。今天在四堡乡街头依稀可见的书坊建筑,其实就是当年的家庭式印书作坊。
令人惊奇的是四堡已有原始的版权保护意识。每年正月初一,各书坊都把一年来各自新刻书籍的封面张贴出来公之于众,其他书坊不得开刻同类书版,只能租印,而且租印时需采用原书坊的堂号、封面、颜色、装订形式等,不得另有标记,如现存的《四书典要辨讹》封面版,就刻有“本斋藏版,翻刻必究”字样,这说明,乾隆、嘉庆时期,四堡印刷已有原始的版权保护意识。
展览馆内一块块雕版、一本本古籍、一件件印刷工具、一道道印刷流程展示在眼前,无一不在述说当年的辉煌,在这里仿佛又看见当年印刷繁忙、书商络绎的繁荣景象。如今,四堡古书坊建筑群已于2001年10月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峡网 心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