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预算编制方法及流程,事业单位支出会计凭证怎么做?
事业单位支出会计凭证需根据支出业务活动同时偏制财务会计凭证与预算会计凭证。具体方法如下:
一是编制事业支出财务会计凭证时,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编制会计凭证进行核算,需对资产使用进行计提折旧或摊销,属于当期的支出即使未付款也要在计当期支出,使用“业务活动费”“管理活动费”等财务会计支出科目;
二是编制事业支出预算会计时,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偏制会计凭证进行核算,即使是预付属以后会计期间的支出在付款当期全部计支出,使用“事业支出”等预算会计支出科目。
部门预算如何编制?
一是由部门测算、提出预算编制建议数,报送同级财政部门。
二是财政部门审核部门提出的预算建议数,向部门下达预算编制控制数。
三是部门根据下达的预算编制控制数,以及政府收分类科目等要求,编制年度收入、支出预算,报送同级财政部门。
四是经法定程序批准后,财政部门批复部门预算。
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流程?
1、由部门(或单位)按照财政部门的布置,根据本地区财力状况、宏观经济发展目标和本部门的工作需要,按照人员经费支出定额标准和公用经费定额标准,采取规定的预算编制方法,编制预算建议数,上报财政部门;(一上)
2、由财政部门对部门的预算建议数审核后下达预算控制数;(一下)
3、部门根据预算控制数编制本部门预算报送财政部门;(二上)
4、财政部门根据人代会批准的预算下达部门预算。(二下)
事业单位按在编还是在职预算?
事业单位按在职预算。事业单位每年报预算时,要按照在职人员进行预算的,如果按照在编预算,会出现空编多的情况下,实际人均经费虚报冒领的情况发生,这是不符合预算和执行的要求的,是违反预算制度的。因此,事业单位年度预算是按照在职人员数量进行预算的。
预算编制方法有哪些?
1、固定预算:是根据预算内正常的、可实现的某一业务量水平编制的预算,一般适用于固定费用或者数额比较稳定的预算项目。
2、弹性预算:是在按照成本(费用)习性分类的基础上,根据量、本、利之间的依存关系编制的预算,一般适用于与预算执行单位业务量有关的成本(费用)、利润等预算项目。
3、滚动预算:是随时间的推移和市场条件的变化而自行延伸并进行同步调整的预算,一般适用于季度预算的编制。
4、零基预算:是对预算收支以零为基点,对预算期内各项支出的必要性、合理性或者各项收入的可行性以及预算数额的大小,逐项审议决策从而予以确定收支水平的预算,一般适用于不经常发生的或者预算编制基础变化较大的预算项目,如对外投资、对外捐赠等。
5、概率预算:是对具有不确定性的预算项目,估计其发生各种变化的概率,根据可能出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计算其期望值,从而编制的预算,一般适用于难以推测预测变动趋势的预算项目,如销售新产品、开拓新业务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