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之友编辑部,发长篇小说哪个出版社比较好?
首选项:人民文学出版社。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应物兄》就是2018年在这家出版社推出的。不仅如此,这家著名的出版社主办的《当代》(1979年6月创刊)文学双月刊,是一家大型文学期刊,曾经发表过大量轰动文坛的作品(包括长篇小说《芙蓉镇》《活动变人形》《钟鼓楼》《白鹿原》等)。
其次是上海文艺出版社。这是一家名社,出版了余华的长篇小说《兄弟》《战栗》等。编辑、出版有《故事会》杂志。
第三是百花文艺出版社(天津的名社),郭沫若题写社名。老舍的《四世同堂》、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名作就是这里出版的。还编辑、出版《小说月报》杂志。
第四是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肖复兴的长篇小说《早恋》最早就是它出版的。付秀莹的乡土题材长篇小说《陌上》、格非获得茅盾文学奖(第九届)的长篇小说《江南》三部曲,也是它出版的。编辑、出版有《十月》杂志。
其它的出版社,如作家出版社、花城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也都不错。
有什么适合大人看的报刊杂志?
读者
《读者》创刊于1981年,原名《读者文摘》,是由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主办的中文版半月刊综合类文摘杂志。《读者》杂志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体现人文关怀。
该杂志主要刊登其他报刊、书籍已发表的精彩文章,涉及文学、艺术、评论、故事等。《读者》在刊物内容及形式方面与时俱进,追求高品位、高质量,力求精品,并以其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及多样性,赢得了各个年龄段和不同阶层读者的喜爱与拥护。发行量稳居中国期刊排名第一,亚洲期刊排名第一,世界综合性期刊排名第四。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中国期刊第一品牌”。
截至2019年8月,《读者》杂志的累计发行量超过20亿册。
1980年12月《读者文摘》开始筹备。1981年4月正式创刊,1993年3月正式改名为《读者》。
截至2019年8月《读者》杂志的累计发行量超过20亿册。
截至2019年8月《读者》编辑部有责任编辑1人、编辑3人、美术编辑1人、制版1人。
这首歌的歌名是什么?
《大家来做广播操》幼儿歌曲童谣儿童歌曲MTV精选。舒惊涛作曲家,从事音乐教学40多年,上海音乐家协会会员,原上海音乐出版社《吉他之友》联谊会常务理事.发表歌曲300余首,《开门见喜事多》《伙伴》《值日生》《大家来做广播操》《党啊,慈爱的母亲》《晚霞》《惠安女》等歌曲.其中七十年代创作的儿童歌曲《大家来做广播操》是国务院当时向全国推广的三首歌曲之一,并刊登在《战地新歌》第一集上.糜佳乐作家,上海作家协会会员,自1964年起发表诗歌作品,共发表诗歌二百多首,为电视剧写主题歌,为大型歌会写诗体串联词.任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特约编辑,《国际观察》编辑部主任
有哪些摄影相关的书籍值得推荐?
今天小编来给大家推荐几本摄影类的书籍,这其中既有大师的摄影集,也有摄影教程,丰富的摄影指南,希望大家喜欢。
极致之美书系
山海无极,随心所致
《丝绸之路》黄秀芳 | 主编
它是一条连接东西方的通商之路,也是一条文化和民族融合之路。它是一部流动的历史,影响了世界的昨天、今天,也会影响我们的明天。上千年来,各种文化、宗教、艺术因子如同繁星一般散落在这条文化带上,相互激发、交相辉映,在历史轮转中不断演变和生息繁衍。
本书历时两年的制作时间,58位摄影师用影像立体地展示丝绸之路中国段上的自然风光、地理地貌、人文生活和历史遗迹;从西安一路向西,穿越中国文化和民族多样,地理景观十分丰富的区域——河套地区、河西走廊、三山两盆,结束于帕米尔高原;各个章节的人文报道组照,将历史与今天的联系以及各个民族的真实生活场景展示出来。
这是一本富于想象力的画册,希望读者能够感受到它的用心之处。
黄秀芳
作者
出生于福建,求学于厦门,就职于北京。曾8年为师,任北京科技大学讲师,讲授写作、文学欣赏课;又12年任《人民中国》杂志社记者、采编部主任,徜徉于中日文化交流之间。同时涉猎广泛,采写了大量时政、社会、文化、影视类文章,刊发于国内各类报刊;之后因热爱自然山川、历史人文,入职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又任《中华遗产》杂志主编。
十几年来,矢志于挖掘、传播、弘扬中国文明、文化之美。希望用一本杂志,塑造美丽中国,唤起人们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地球之美-阿特·沃尔夫40年摄影经典》[美]阿特·沃尔夫 | 著
沈成| 译
《地球之美:阿特·沃尔夫40年摄影经典》是世界知名生态摄影师阿特·沃尔夫迄今为止较为全面的一部摄影作品集,也是其毕生摄影成果的展示。
他走遍全球,用相机和镜头聚焦地球上的美丽风景、野生动物和各民族文化,反映了自然的丰富多样和人类的本真。他尽其所能地赞美我们的星球,以诠释世界生态系统的变迁和地理区域、文化的传承。他还用一种百科全书式的编排方式以及感人至深的图片背后故事,展示了他对地球无尽的好奇,揭示了生命之间的微妙联系。
另外,他与韦德·戴维斯共同呼吁,一定要保护我们这颗脆弱星球的珍贵的生态及文化资源。
阿特·沃尔夫
作者
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本书是我职业生涯的代表之作。它涵盖了40年的摄影作品,并花费了近两年的时间编辑制作完成。《地球之美》是我的日志、我的财富、我的一生
——阿特·沃尔夫
美国著名生态、风光摄影师和环保人士,美国媒体摄影师协会成员,皇家摄影协会名誉会员,国际自然保护摄影师联盟成员,并担任国际野生生物学会顾问和诸多赛事的评委。沃尔夫曾为美国《国家地理》《史密森尼》等世界知名杂志供稿,并获得多项殊荣。目前,他已出版80 余部著作,总销量超过50 万册,其中《生机勃勃的荒野》(The Living Wild)的销量达7 万册,并获得美国国家户外图书奖、独立出版者奖、应用艺术奖等。1999 年,他被华盛顿州立大学校友会列为20 世纪100 名杰出校友之一。
在40 年的职业生涯中,沃尔夫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大洲,拍摄了约200 万张照片,涉及动物保护、艺术、新闻、环境和教育等领域。他用令人惊叹的摄影作品诠释和记录了这个世界上正在快速消逝的自然珍宝,并持续不断地激励着那些寻求保护它们的人。他对图片色彩、构图和透视的精湛把握,也使其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赞誉。
自然之美书系
将人的善念与自然精神相连
《非洲的眼睛》[美]弗兰斯·兰廷 | 著
杜雪| 译
本书将带领读者跟随弗兰斯·兰廷的镜头一同走进非洲。
弗兰斯·兰廷是美国《国家地理》生态摄影师,在30年的野外摄影、生态调查工作中,从广阔的塞伦盖蒂草原到迷人的奥卡万戈三角洲,从神奇的纳米比亚到令人眼花缭乱的刚果丛林,他与大象、犀牛、猎豹、黑猩猩、大猩猩、狐猴等共同生活,才得以捕捉到它们精彩的瞬间。他开创了充满创造力的摄影风格和崭新的摄影语言,其摄影作品已成为非洲充满多样性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野生动物题材的代表,同时展现了非洲强大的自然力量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本书收录了弗兰斯·兰廷30年摄影生涯中所有非洲题材中经典和精彩的作品,可以让读者感受一个真实的非洲,同时拥有与众不同的视觉体验。
弗兰斯·兰廷
作者
弗兰斯•兰廷(Frans Lanting)是当代伟大的自然摄影师。在30年的时间里,他的足迹遍布全球,记录下了从亚马孙到南极洲的诸多野生动物,并多次完成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拍摄任务。弗兰斯•兰廷走遍整个非洲大陆,曾因出色的工作而获得许多殊荣,包括“荷赛”(WPP)、国际野生生物摄影年赛年度摄影师(三次以上)、瑞典莱纳特•尼尔森奖等。同时,他还在世界自然基金会和美国野生救援协会任职。
《小宇宙:微距摄影的童话世界》袁明辉 | 著
这是一本微距生态摄影画册。微距摄影的题材更多的是拍摄昆虫和植物,而这些微小而富有生命力的主题,广受人们的喜爱。在微距镜头下,摄影师运用一种独特的视角,带领我们重新认识着身边的这个世界。
一只蜗牛壳的螺旋,也许隐藏着几何学的秘密;一只蜻蜓的翅膀,能够开启人类飞行的灵感……自然界精彩的瞬间,不只存在于险远之地,还存在于我们身边的角落。那些没人知道几时成长、几时枯萎的草丛或树林中,有一个个充满惊喜的小宇宙。自然界中的万物枯荣,都在我们面前展现出生命之美。
袁明辉
作者
袁明辉是一位自然摄影师,同时也是野性中国自然摄影训练营的讲师。他希望通过摄影促进自然保护,让人们重新认识身边的世界,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他以艺术的方式深入并探讨大自然,着重于光、颜色、线条、情绪及细节的表现,并在许多国际比赛,如国际野生生物摄影年赛(WPY)、美国最佳自然摄影奖(NBP)、意大利国际自然摄影竞赛奖(Asferico)、美国国家野生动物摄影大赛(NWF)中获得了诸多奖项。目前,袁明辉成为获得国际自然专业类摄影比赛“大满贯”的中国摄影师。
发现100书系
保留经典,重探秘境
《发现内蒙古:100个最美观景拍摄地》李栓科 | 主编
发现内蒙古:100个最美观景拍摄地》一书带领读者深入中国最特色鲜明的摄影天堂——内蒙古自治区,重新梳理、发掘值得观赏和拍摄的100个最美景观,127位《中国国家地理》摄影师和内蒙古当地熟悉观景拍摄点的摄影师和向导,亲身驾车或徒步探路,帮助你开启一段独特的自助行摄旅途。
观景和摄影并重,重新梳理边关塞外的极致美景;借助经度、纬度、海拔、方位、大地高度等要素精确定位最美观景拍摄地。《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网站同步发布“内蒙古100最美观景拍摄地”,并在相关点位竖立标志牌。100个推荐景点立体展示:整体介绍、地理信息、摄影指导、相关资讯、地图信息、周边景点以及多张精美照片。
《发现广东:100个最美观景拍摄地》李栓科 | 主编
本书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与广东省旅游局合作发起的寻找广东100个美丽观景拍摄点项目,通过梳理广东省内的现代建筑、古建筑、古村落、古街、湿地、园林、山岭、现代娱乐设施、历史印象、雕塑、珠江水系、湾仔码头、海湾岛屿、瀑布、鱼米水乡、风景度假区等旅游景点,从摄影季节和角度,发掘出100个观景拍摄地,将广东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再次隆重地呈现给读者、旅游者和影爱好者,以期让更多的人了解广东、爱上广东,享受光与影、美景与镜头所带来的视觉盛宴和一段独特的自助行。
李栓科
主编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曾任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队长。曾长期从事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地区的地貌、第四纪地质环境演变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国地理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中国海洋学会理事,第29届北京奥运会火炬手。
摄影眼书系
铭记摄影初学者的那份敏锐和感动
《摄影眼的培养》《DIGIPHOTO》编辑部 | 著
“摄影眼”其实就是拥有“看见他人所不能见”的观察能力。摄影爱好者在面对相同的场景时,总希望拍出来的作品能与众不同,这也是它受到摄影爱好者追求的最大原因,然而“摄影眼”应该如何养成?
本书会由浅入深地帮助你找到答案——本书没有那些艰深难懂的摄影理论,也没有枯燥乏味的器材评比,而是设定许多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主题,20位摄影师遵循着条件设定去拍摄相关作品,与你分享不同主题拍摄时的构思与想法,给你展示从平凡中寻找惊喜的惊人能力,帮助你循序渐进地培养卓越的观察力,让你重新找回刚接触摄影时的那份纯真与感动。
《摄影言的培养II》《DIGIPHOTO》编辑部 | 著
“摄影眼”并不是什么高大上的教条,每位摄影爱好者其实都可以拥有独一无二的“摄影眼”。只要观察和拍摄时用眼、用心,不但拍出“看到的”,更拍出“想到的”和“感受到的”就可以达成。如果这些感觉是你接触摄影后一直在追寻的,那么请你参考本书中来自台湾的摄影达人的心得:抛开摄影教条、忽略器材技术,也不谈构图规则,单纯地阐释创作理念以及对主题的影像诠释。
《摄影眼的培养II》继承了第一版图书独特的展示方式,特别拟定了许多与日常相关的各种主题,希望通过摄影师们的心得分享,能对读者“摄影眼”的养成有所帮助。
《DIGIPHOTO》编辑部
《DIGIPHOTO》编辑部,台湾城邦出版旗下重要的摄影媒体,杂志和专刊、图书出版质量很高,多次被大陆出版机构引进。本书是《DIGIPHOTO》编辑部邀请20为摄影师合作编写的针对摄影初级爱好者的入门图书,旨在培养摄影爱好者的观察能力和在平凡之处发现美丽的心境。
李湘树的英雄事迹梗概?
李湘树曾任湖南省湘绣研究所传统工艺室主任,中国湘绣博物馆艺术策划、长沙电视政法频道、女性频道策划、《空中之友》报编辑部主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分会会员。
2005年两次赴台,在台北市策划展览《丝情画意——当代绣画艺术展》任展览顾问。在台湾出版《奇针异绣——台湾凤甲美术馆馆藏刺绣精淬》一书。
2007年主持省社科基金资助科研项目《湖南湘绣史》撰写。2008年为主参与国家级科研课题《湘西南少数民放民间美术生态调研》。主编教材《艺术概论》,2009年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