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贷记账法的记账口诀,学习会计的基本方法?
会计的学习方法
一、最基本的口诀——读书口诀
所有学科的考试学习,包括会计学习,都必须仔细阅读考试指定教材和考试大纲。如果你是参加社会助学的会计应考者,那么从你听辅导教师授课到最后准备考试,应该至少读五遍指定教材。我将其总结为“自考五读口诀”,具体内容如下:
一读课前预习先,从师二读课堂间。
温故知新读三遍,四读再把习题练。
五读复习迎考试,胜利通过笑开颜。
这主要强调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做题巩固以及总复习迎考都要把读书放在基础性地位。我每门课开课第一次,我都将这个口诀写在黑板上,要求同学作为参加会计考试的座右铭,这其实对所有科目的考试中都是有用的。如果你是纯粹的自学,那么读书的意义就更是不言自明了。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或者“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都是这个道理。
二、利用口诀理解记忆账户记账规则
借贷记账法下的记账规则是基础会计学习的入门规律,是需要同学们深刻记忆和理解的最基本知识点之一。我们一般把账户区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五大类。资产、成本类账户一般都是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二者合并称为权益)一般都是借方登记减少,贷方登记增加;损益类账户则需要区分是费用类还是收入类去分别登记,收入与费用之间的登记也是相反的。
会计的学习技巧 1、基础学习阶段:看教材+基础班/强化班课件+基础班练习中心/应试指南!做题以客观题为主,数量不在多,在于及时有效。教材多看,保证进度,一天三个小时计算,一个半月时间搞定第一遍学习,进度慢一点没有关系,关键是打好基础!
2、强化提高阶段:相关章节一起看+习题班课件+习题班练习中心/经典题解。做题以主观题为主,少涉及跨章节综合题,注意循序渐进。注重前后联系。
3、考前冲刺阶段:模拟题+冲刺班课件+模考点评班+全真模拟试卷。这个时候更要注意相关知识的学习,相互联系的章节主动去串联,比如存货可以和收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日后事项、会计差错等结合,通过一道例题就可以掌握各个章节的主要考点。多做模拟题了解自己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解决自己不懂的问题。
4、学习顺序安排:会计适合在其他科目之前学习,所得税一章应与税法的所得税章节结合起来学。所以会计的基本特点就是:报考排在最前,学习放在首位。
中级会计口诀顺口溜?
下面是一些中级会计口诀顺口溜,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会计从业要做好,“负债”表里有原则:权责发生先计、费用匹配拉稳定、不完工品采用成本、利润分期重补回。
“共同”的选手留在公司内,“联营”的选手招手外,投资公司逊一筹。
到期收款是“应收票据”,未到期就是“其他应收款”,准备坏账按“平均”来走。
处理资产减值的时候,应使用“单项资产减值”法。
资产处置损失应该明细列示,而非合并计提;可销售金融资产也像股票一样进入公允价值变动列。
如果发生了各种基本假设和约束条件的变化,就需要进行财务报表重编制。
关于优惠券的会计处理,需要注意决定是否扣减收入,以及计算优惠券的成本。
这些顺口溜可以帮助你记忆一些重要的中级会计知识点,但不要过分依赖口诀,还要结合实际学习和练习。
中级会计必背常识口诀?
以下是十个中级会计的口诀:
借贷必平,永不相倚。 (借贷平衡原则)
借贷分明,账务清晰。 (会计凭证)
资产减少,贷方记。 (资产减少记贷)
资产增加,借方记。 (资产增加记借)
负债增加,借方记。 (负债增加记借)
负债减少,贷方记。 (负债减少记贷)
收入增加,贷方记。 (收入增加记贷)
支出增加,借方记。 (支出增加记借)
费用增加,借方记。 (费用增加记借)
费用减少,贷方记。 (费用减少记贷)
这些口诀可以帮助记忆中级会计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和规则,有助于理解和应用会计知识。
初级会计要素记忆口诀?
会计六大要素借贷方向口诀: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借增贷减是资产,权益和它正相反。成本资产总相同,细细记牢莫弄乱。损益账户要分辨,费用收入不一般。收入增加贷方看,减少借方来结转。
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账户的结构都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借方、贷方反映会计要素数量变化的增减性质则是不固定的。不同性质的账户,借贷方所登记的内容不同。
会计t字账小口诀?
1、纸上画出“T”字形图案,然后在下半部分画一条平行的虚线。
2、填写会计账户,如把会计科目“库存现金”写在“T”字上方,左边是“借方”,右边是“贷方”。
3、根据相关数据找期初余额,按照借贷方填写序号和金额。
4、填写完成后计算本期发生额,它就是借贷方或贷方填写的会计分录的金额。
5、计算期末余额。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减少的发生额。这样就把T型账户做好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