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黑学白话文,你买过最后悔的书是什么?
一时半会我还想不出我后悔买过什么书,好象没有。我喜欢买书,而且喜欢买老书,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甚至更早年代的书。家里的书柜堆得满满的,最让我喜欢经常告诉好友我家有哪些书时,我会一一报出名来:《欧阳海》,《青春之歌》,《铁道游击队》,等等。这些书,我看了无数遍,仍然放在那里,等老了,有大把空余时间,在冬日温暖的阳光照耀下,再一一细读。后悔买什么书?买了书还会后悔吗?什么样的书买了会后悔呢?我觉得这些问题非常奇怪。书籍带给我们丰富的知识,养分,“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到用时方恨少”,书永远是我们的好朋友。家里房子小,住人还嫌拥挤,但我仍给书留一席之地,不厌恶书籍占用我家小小的空间。家里书什么都有:小说,古典名著,数理化英语,电子类书籍,学音乐书,还有一堆书很特别,是市政府经常免费赠送给居民看的各种防灾意识书。
我喜欢看所有的书。
偶然看到郭德纲说?
不敢瞧不起郭德纲,因为郭德纲有许多粉丝,不,钢丝,扎人很厉害的!就怕说错了话,被钢丝们像刷锅一样,给摩擦个几十遍,那就彻底完蛋了…
所以,我觉得郭德纲不可能说出这样豪迈的话,至少我在山东,没有听到他在天津德云社里说这话的声音,也可能他比较低调,声音比较小?郭德纲有今天的成就,这个不是随便吹的,只有才华,却不够低调,也是不能发达的,二者兼顾才是王道。所以,郭德纲一定不会吹这样的牛叉的,因为就算他不怕闪了舌头,但他他太太可是德云社一把手,肯定知道这二十四史可不是二十四本小人书啊!能不提醒他:爱惜自己羽毛,别瞎几把吹!
再者,郭德纲如果能看完整,看明白古文观止,就值得佩服!能三秒钟之内不用百度,告诉我们唐诗三百首第一首和最后一首是什么,五秒也行,就真的是英雄不论出处!
从他的成长,发迹,登高振臂高呼,这一系列过程来分析,先不说他能不能读通顺,他哪有那么多时间去认真阅读二十四史?!
术业有专攻,郭德纲相声事业做的好好的,就是好样的!
人不要把自己臆想成全才,要直视自己内心,但万万不能直视太阳!
更不要把名人放在火上烤,人家郭德纲没有说的话,硬说他说了,这不是造成误会嘛!
我是坚决不相信,按照郭德纲的情商智商,会说自己通读过二十四史这样的话的!
为何被大家认为是帝王之书?
凡人习之,大则兴王,小则临敌,全篇是我读此书心得加感悟,篇幅过长,阅读时长三分钟。
它不是一本帝王书,而是一本能解决你很多疑惑的书,《资治通鉴》这本书对我的影响非常之大,给大家讲讲我的体会。
在读了几遍资治通鉴之后,让我明白了一点:对于一些不在自己掌握之中的人或事不要抱有任何幻想。心理的不确定因素“应该会,或许会”等暗示安慰,都会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凡是英明帝王无一不是如此,妇人之仁只能带来更大的损失和危害。
简单来说就是要做到审时度势,在已掌握的信息中做出最正确的决定。这一点在资治通鉴中关于君主的描写中最为明显,凡是英明的君主都会有这几个性质。
我们先来讲讲为什么资治通鉴会被作为帝王书,因为大多君王都是战争起家,在战争中对于形势的判断就非常重要,战略用的好,如刘邦,即使常年败仗但只要胜一场就能完全翻盘。
正确的战略方向秦朝最终能够统一六国,靠的是几代人的努力,同样也是战略的成功,远交近攻让山东六国的合纵多次失败,第一步打压楚国控制巴蜀,让三晋跟楚国断开联结。
第二步就是拿下韩国破坏三晋联盟,这点从长平之战就能看出,长平之战赵国为什么输了?就是赵国还没意识到上党对于秦国局势的重要性,而秦国则是压上了所有去打,当时秦国国君都亲自下乡征兵,这份果断和眼光,让六国输的不冤。
再看后面的楚汉争霸,刘邦屡战屡败为何最终还能获取胜利?无他,战略眼光好,项羽虽说打仗厉害但战略眼光就不如刘邦了,刘邦虽然守在荥阳但一边也在拉拢项羽的死敌。
最终就是项羽的敌人被刘邦全部化为己用,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这句话在这里表现的尤为明显,最后刘邦负责缠住项羽,韩信、彭越、英布则是多次骚扰项羽后方,项羽虽勇但也只是一个人,就这样被刘邦给打垮了。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但是大致意思是一样的,正确的战略方向绝对比暂时的胜利更加重要。
基本盘对于君王来说基本盘就是经济和人才,打仗日费千金可是孙武说的,再也没有比打仗更加费钱的事情了,那么钱怎么来呢?有两个渠道,分别是自己的和敌人的,当然,在更多情况下还是依靠自己居多。
要想有稳定的经济支撑打仗,那么就一定要有一个稳定的后勤,秦国能够统一是因为商鞅变法让秦国从经济到军事人力上都有所提升,不会因为突发状况而出现意外,这就是稳定的后勤。
再看后面的楚汉争霸,项羽虽勇,但却一直没有一个稳定的根据地,反观刘邦,从关中出来之后几乎就不缺粮不缺钱了,因为后方有关中源源不断的提供着,就是耗,也能把项羽耗输。
人才自然是成功的必要条件,秦国文有商鞅、张仪、范雎等人,武有蒙氏家族,王氏家族等;刘邦的汉初三杰就不用多说了;就是刘备也有五虎上将和卧龙凤雏,伟人说过,在政策定好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
决断力决断力应该是一个君王所必备的东西,对于战略和其他可以让人才来进行分析,但决断一定是君王的权力,优柔寡断往往会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为何摄政王都是皇帝的首要公敌?因为决断权一般都是在摄政王手中,对于决断可以理解为,可以错但一定要做。
还是老例子,刘邦彭城战败,在逃亡路上他做了什么?眼看追兵追上来直接把自己亲生骨肉给推了下去,这决断力就是不想成功都难。
秦国和赵国的国运之战,长平之战,就是赵国国君优柔寡断,那边秦王已经亲自招兵了,这边还不知道输了意味着什么,你说长平战败的锅就一定是赵括一人的原因吗?
当然,影响决断的因素就是信息,只有信息完整且完全掌握,才能进行有效的决断。
说了这么多,对于我们这些既不掌兵又不掌权的普通人有什么用呢?有用!
人生要有战略方向为什么有的人一生碌碌无为,有的人却潇潇洒洒?这就是大多数人不知道自己的战略方向,简单来理解就是不知道自己将来会做什么,以至于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样的后果就是人生几十年,最终还是在原地踏步。
所以我们要尽量花费一些时间,来确定自己的人生方向并为之努力,这样虽然以后也会面对挫折和困难,但方向不变,就不会出错,就如刘邦一般,前期屡战屡败,但后面不是一战就定胜负了?
属于自己的基本盘对于帝王来说基本盘是经济和人才,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就是技能和人脉,有生之年一定要狠下心去学习一点技能,这份技能对于你的帮助不亚于关中对于刘邦的帮助,这就是底气。
不要认为人脉是有钱人玩的东西,普通人同样需要但一定不要强融,要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圈子,跟这些人保持一定的交流和人情,虽然近期不能得到回报,但往往会在关键时刻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当然,这个圈子最好是积极向上的。
基本盘对于帝王来说是经济和人才,对于普通人来说是技能和人脉,也就是说基本盘的概念是不固定的,而是因人而异,不同人对于基本盘的理解就不同,但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基本盘。
掌控权和决断权这点就比较难了,掌控权是指要把属于自己的信息还有其他整理起来,清楚的知道自己目前处于一个什么阶段,该需要什么,自己的能力又是怎样。
掌握自己的信息之后就可以对身边的事情进行决断,一些不必要的小事就可轻松避免,一些争夺不上的职位就不去凑热闹,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认知。
这样做还会有一个好处就是不会影响自己的决断权,简单来说就是别人不会打扰你的决断,不会出现因为别人的建议而开始犹豫,从而时间一长变得优柔寡断。
搜集信息,整理分析,下定决心,集中火力,如果用这样的态度来解决事情,你就已经习得《资治通鉴》的大成了。
学习历史,审视自己,这才是学习历史的目的。
关注文青,带你走进并将历史用于生活~
随手点赞的你生活更加美丽哟~
(网络配图,侵权删除)
哪位老师能回答江湖体与书法的区别是什么?
要在所谓的漂亮层面分出是真漂亮还是江湖体?
能者不难,不能者很难,甚至根本说不到点子、瞎说乱评。
就像赵孟頫书法
这个漂亮,不仅笔墨漂亮,而且骨子里透出神采美,这是真正漂亮,不是江湖体。
但有人却说赵书媚俗。
我真不知道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
是因为赵孟頫人品吗?
是因为赵孟頫守旧吗?
还是因为赵孟頫书法风格不是你喜欢的类型,你就说是媚俗?
媚俗是江湖体的属性
而赵书是脱俗的正人君子书体,两者岂能混为一谈。
这个看上去龙飞凤舞很有气派的书法,其实是真正的骨子里透出俗媚,不是真正的漂亮书法
分辨真漂亮书法还是江湖体,还真有难度,因为书法是个性化极强的艺术,没有标准的参照系。
我以为
能看懂以下三方面,肯定能帮助我们辨别出是好书法,还是江湖体
一是看点画线态
这个线态是书法属性最直白的体现,它将王羲之书法肌肤之丽境界推向极致,质朴之美蕴涵在线态之内,又彰显于笔墨之外。
而下图这种线条就很不高级,太随意,我们取法不当,就极易写成江湖体笔法:
二是看结字规律
这个情字,结构顺势而为,看似连绵不绝,实乃节奏自然,法度严谨。
这是心手合一、心手双畅最高境界写照。
同样
如果学这种结体,我们是可以充分发挥,自由度非常大,上手容易,出手快,但却极易走到江湖体上去。
三是看章法势态
古人书法之章法随节奏生发,自然成章
这是一种自然美,高级的自然美
而现代书法之章法,有些夸张做作
虽然注重了整体图式布局,但却削弱了文字书法的属性美
这种章法与传统章法有着根本区别
我们不能肯定这种有悖传统章法就一定是创新章法
同样,我们也不能肯定这种章法就是江湖书法之章法。
但作为书法人,我们至少要明白,传统的章法是什么,流行体章法又是什么。
只有我们懂得传统书法的经典,才能更好地拓展创新书法的内涵和外延,才能走通融古通今之路,才能分的清好书法与江湖体的根本区别。
(附图来自网路)
如何让一个人感觉你有文化?
我一直都觉得悟空问答其实并不好做,原因是你永远不知道,提问者都会提出哪些问题?也许这正好是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悟空问答的原因之一。
那么如何让一个人感觉得到你有文化?这一次不想从那些大道理的角度,来解答这个问题了,咱就从一些小事儿说起吧。
文化的定义其实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一般人理解的有文化,大多指的是有知识、有水平、有艺术气质。要想做个“有文化”的人,你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①每天看一页书。不要求多贵在坚持,最好是能大声的读出来。努力体会书中的情感和意境,然后把这种感觉带到自己的生活中。
②可以多翻翻词典。记住几个以前不知道的词语,然后多在自己的生活中使用。
③日常生活交往中,有意识的多使用一些成语,诗句或者是谚语也行。
④多去欣赏一些艺术品。努力让自己说出来,它具体好在哪里?最好在讲给你身边的人听。
⑤公共场合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也要注意自己的衣着。不说脏话,不乱吐痰之类的是最基本的要求。
⑥多做一些思考状。改掉话太多的毛病。
…………
看到这里,我知道有人可能会想笑,不过我觉得这样做,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做一个有文化的人,其实也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能写会画知识渊博,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做一个真正有理想的人,那么你就是一个文化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