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窗电子版,有什么不错的时尚杂志推荐?
最近,2018日本“女性最想拥有的颜”排行榜热辣出炉,这次上榜的姑娘都30+,而且全部都不是整容脸,每一个都美得清新脱俗。
我们所熟知的新垣结衣和石原里美(十元妹子)分别位列第一和第三。
石原里美,我们可爱又元气满满的十元妹子👇
一笑倾城的结衣妹子👇
日本妹子给人的感觉一直是,美得很精致,但是又自然不做作,恰到好处。
我之前的公司在上海日本学校附近,有时会在路上偶遇一些日本太太。虽然只是匆匆擦肩而过,但是真的感觉到,她们的穿着打扮,让人觉得美得很舒服。
难道日本妹子是天生会穿搭嘛?当然不是!人也不是生下来就会走路的。想像日本妹子一样会穿搭,不如看两本日杂学习一下吧!
时尚杂志那么多,为什么推荐大家看日杂?
1、像比如《时尚芭莎》这样的大刊杂志,各种广告和明星的大脸照侵占了杂志内页的大多数。(这是事实,了解的人都知道这不是崇洋媚外)
国内纸媒已经不是黄金时代了,如果要学习穿搭,还不如多关注微博和公众号;
2、日本妹子的身材和我们比较相近,很具有参考价值。欧美的妹子可能骨架会比较大一些,穿衣服和我们还是有出入的;
3、很多大牌杂志穿搭风格都走高大上奢华路线,但是日杂有各种风格供你选择,或是少女甜美,或是职场轻熟,都是很日常的风格,借鉴学习性很高。
为了能让想看日杂穿搭的妹子对日杂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今天非鱼会把日杂做一个详细的分类,给大家介绍各种风格的日杂,方便大家选择。
并且也会在文章中所有提及的日杂,非鱼也会告诉大家免费看的方法。
职场轻熟系
这个系列是非鱼平时最喜欢看的,这个阶段的风格比较适合25-30岁妹纸的。
轻熟职场,整体庄重,偶尔会有一些亮色搭配或者碎花元素。
CanCam
CanCam2018年12月份刊物封面
CanCam是风格比较混搭的一个杂志,既有甜美的少女气息,也有轻熟风格。
许多初入职场的姑娘,可以把这本杂志作为过渡刊物👇
冬季的温暖配色都很好看,借鉴性很高👇
CanCam有这种甜美气息的穿搭,但是风格绝对不浮夸👇
或是这种职场中可穿的清新自然风👇
mina
mina2018年12月份刊物封面
mina虽然款式简单,但是其配色非常好看,很多暖色调的应用,特别是在冬天,很值得我们学习。
andGIRL
andGIRL2018年11月份刊物封面
andGIRL是偏职场轻熟风格,把基础色用得沉稳又优雅👇
但是该杂志也会介绍很多亮色配色方案,教我们如何在一本正经的职场里玩转色彩👇
CLASSY
CLASSY2018年12月份刊物封面
CLASSY是一本很OL风的杂志,不仅有基础款,也有明亮色👇
经典驼色大衣的穿搭典范👇
很多妹子不知道卡其色风衣如何搭配比较好看,CLASSY就列了从初秋到冬天的风衣穿搭范例供大家参考👇
具体的单品也会在右边列出,简直太实用了,有木有!
Domani
Domani2018年11月份刊物封面
Domani11月份刊的基础配色系列真的太经典,随便放张图给大家感受一下👇
还有驼色+蓝色的配色组合👇
这件卡其色的毛家真的好优雅好知性👇
IMAGE
IMAGE2018年冬季号刊物封面
IMAGE是一本季刊,并不是每月都出。
在风格上,相比起Domani那种精致简洁的OL风,更多了一些随行休闲。👇
美人百花
美人百花2018年10月份刊物封面
美人百花是甜美系的OL风,不会过于古板正式,有中清新浪漫的好看。
格纹元素👇
清新碎花👇
with
with2018年12月份刊物封面
with的穿搭分享是非常实用的那一种,比如下面这个,一张图就把秋冬的几个经典配色给大家说明白了👇
短款羽绒服穿搭法👇
经典色长款大衣穿搭配色👇
BAILA
BAILA2018年11月份刊物封面
BAILA11月份的亮点就是,做了一系列基础色大衣的穿搭指南,非常走心👇
羽绒服也有各种款式各种颜色,非鱼在这里就放几张👇
大家想看日杂的话,可以去下载这个叫杂志迷的App,里面各种大牌杂志以及各种种类的都有,非鱼自己用的也是这个。
使用方法
打开App以后,选择分类——服饰配件👇
然后选择品牌👇
你就能看到很多杂志了,选你想看的就行👇
如何看待财新网?
很多文科生都有过一个“媒体梦”,不知道我这个说法对不对,反正我曾经有过,而且在杂志社和报社也都实习过,甚至层级一度以为自己也会投身媒体以此为生,但是很遗憾最终没有去媒体上班,或许现在看来应该是不是遗憾而是庆幸了吧。
那么看到这个问题,我以一个曾经关注过媒体的人的身份来回答吧。
首先,财新网、澎湃新闻、南方周末、三联周刊,这几家媒体应该算得上是当前媒体界除新华社和官方日报类媒体以外,妥妥的主流报刊了吧,当然三联的影响力可能相比前几家来说要弱一些。1.先说说财新吧。
说起《财新网》,总是绕不开总编胡舒立,这个被称作“中国最危险的女人”,曾经让众多企业家,当然是有些猫腻的企业家为之胆颤,先是《财经》再到《财新网》,她以正义、公正、客观的报道,尤其像“基金黑幕”报道和“银广厦事件”报道等,让财经市场产生巨大震动,1998年她一手创办的《财经》更是一度被称作国内最专业的财经媒体,因为她们坚持独立、独家、独到的新闻报道品格。
当然也正因为如此,去年还花了几百元开通了财新会员,但是这几天,财新网本身也处在风口浪尖之中,因为前几天一篇报道存在较大争议,财新网昨晚也发布了声明,相信这样一家秉持新闻专业主义的媒体,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的吧。
2.再来说说《南方周末》吧。
每一次提起南周,脑海里忍不住会想起《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总有一种力量让人泪流满面》这些烩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而写下这行字的瞬间,突然想起《南方周末》这几篇几乎算得上最有影响力的新年贺词,居然都是2000年前后,距今已有二十年矣。
但是最近几年的南周新年献词,让人能够如此深刻的却并不多,真让人有些感慨和唏嘘,但是这依然丝毫不影响人们对南周的敬意吧,毕竟“在这里,读懂中国”的slgon依然灼灼生辉。提起《南方周末》,不得不提的一篇报道,应该是“孙志刚事件”的报道吧,以一篇新闻报道推动法治进程,应该也算得上是后无来者吧?
3.《澎湃新闻》和《三联周刊》
很惭愧,对于这两家媒体,其实关注的不多,也就没什么发言权,尤其是《三联周刊》,以前经常读纸质版报纸杂志的时候,还经常看这本杂志,没什么特别深刻的报道和文章,印象中深度调查报道做的很不错,但是现在流行电子阅读以后,即便有时候想起这本杂志,却不知道去哪里看,最终也就慢慢淡出自己的视线了。
至于《澎湃新闻》,之前手机上下载过几次,但每隔一段时间又总是卸载了,这并非说澎湃新闻做的不好,以我的观点,反而可能是做的太好的缘故吧,比如印象中澎湃新闻APP当中有很多很有深度的思想、哲学类专题,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澎湃新闻里面广告最少,算是很良心了。但是这就好比一个班的同学之间大家交往,和自己关系最好的,往往是那些成绩一般但是和自己可以玩得来的人,反而未必是那些成绩拔尖的同学吧?
以上是我对《财新网》、《澎湃新闻》、《南方周末》和《三联周刊》粗浅的认识,欢迎有不同意见的朋友大家继续交流吧,但是无论怎样,我觉得对于这些有良知的媒体,应该值得我们整个社会去尊敬他们,尤其我们应该感谢他们的坚守,就好比《财新网》大佬胡舒立所言:
“媒体的存在,就好比是啄木鸟,啄木鸟敲打一棵树,不是为了把它击倒,而是为了让它长的更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