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贴现率怎么计算,再贴现金额怎么计算?
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进行票据贴现业务所收进的票据,提交到央行,由央行对这些票据再次进行贴现的行为。
再贴现主要作用为央行向商业银行提供资金(基础货币),同时还有央行调控流通货币量的作用。
再贴现利息的计算与普通贴现相同,即:
票面金额×(到期日-贴现日)×再贴现率
再贴现率计算?
再贴现率,就是商业银行将已贴现未到期票据作抵押,向中央银行借款时预扣的利率。
如商业银行用客户贴现过的面值100万元的票据,向中央银行再贴现,中央银行接受这笔再贴现的票据时,假定商业银行实际取得贴现额88万元(贷款额),票据到期日为 180天,则按月利率计算,其再贴现率的计算如下:
再贴现率= 【(100-88)/100】 *(1/6)*(100%)=2%
即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回扣了2%。
贴现因子计算公式?
所谓贴现因子,就是将来的现金流量折算成现值的介于0-1之间的一个数。一般来说,当利率为r时,承诺T年之后支付R美元的现值是R美元/(1+r)T。因此,即使没有通货膨胀,将来1美元的价值也小于现在1美元的价值,必须按某一数额贴现,该数额取决于利率的高低和收到货币的时间长短。其中1/ (1+r) T被称为未来T时期的货币的贴现因子(discount factor)。贴现因子δ=1/(1+r),0<δ<1,r是贴现率。贴现值为1/(1-δ)
觉得有用点个赞吧贴现率是什么?
贴现率从定义上理解就是将来的钱折算到现值,少掉或多出的那部分钱与将来的钱的比值就是,贴现率越高,能拿到的钱就越少,下面可以举例说明下:
假如你有200万要1年后才可以收到,但如果现在就要的话可以让给银行,但要扣除一部分利息,再加上银行承担的风险可能还会扣除一部分,那么如果最终只能拿到180万,那么贴现率就是20万(少掉的部分)÷200万(将来的钱)=10%。
反过来算的话,如果根据当时的市场贴现率(15%)来算你能拿到多少钱,那么将来的200万现在可以拿到手的钱是100万÷(1+15%)=173.91万。
贴现法付息计算公式?
通常贴现法付息计算公式是:贴现利息=贴现金额*贴现天数*日贴现率,其中,日贴现率=月贴现率/30或年贴现率/360,实际付款金额=票面金额-贴现利息。
按照相关规定,贴现利息应根据贴现金额、贴现天数(自银行向贴现单位支付贴现票款日起到汇票到期日前一天止的天数)与贴现率计算求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