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科数码,马化腾是怎么发家的?
一、简介
马化腾,男,1971年10月29日生于广东省汕头潮南区。腾讯主要创办人之一,现担任腾讯公司控股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被称为“QQ之父”,但有些网民称他麻花藤。《福布斯》2012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单,以403.2亿元位列第四。
二、创业史
1、创业初期
1993年从深大毕业后,他进入润迅公司,开始做软件工程师,专注于寻呼软件的开发,并一直做到开发部主管的位置上,这段经历使马化腾明确了开发软件的意义就在于实用,而不是写作者的自娱自乐。1998年2月,马化腾和张志东开发了中文ICQ——OICQ.而在此之前的1996年,4位以色列人发明了IM的鼻祖ICQ.2、困难机遇1999年11月,OICQ推出的第10个月,注册人数已经超过100万,那时候马化腾和他的团队一直贴钱在做QQ,同时做一些看不上眼的小活,赚来的钱立马花到QQ上。他们如此辛劳,只是为了让大多数网民把QQ从互联网上免费下载下来,然后再免费地使用它;为此腾讯公司还要给通讯局交上一笔数目不小的服务器托管费。随着用户数量的攀升,马化腾想把QQ卖掉。谈了几家,因为价格问题,没谈拢。软件卖不掉,用户增长却很快,运营QQ成本越来越大,马化腾只好四处去筹钱。找银行,银行说没听说过凭“注册用户数量”可以办抵押贷款的。没有盈利模式,只能提供免费服务。在当时的业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在互联网领域,你确实很难看得清。这个领域新到连价值规律、商业规律都是全新的甚至反传统的。”那一年,新浪的王志东、搜狐的张朝阳、网易的丁磊和马化腾一样,在一种不确定中,他们坚信着未来的美好。那时候,互联网的飓风从大洋彼岸的美国强劲地刮了过来,纳斯达克指数从1991年的500点,一路飙升,到1999年12月的时候,已经逼近5000点,市场的繁荣点燃了风险投资商的热情。2000年,马化腾拿着改了6个版本、20多页的商业计划书,凭着“用户数量”, 从IDG和盈科数码那里,拿到了400万美元,他们分别占腾讯20%的股份。腾讯是第一家有胆量提出要和电信运营商共同运营的。COM公司。2000年底中国移动推出“移动梦网”,当时,腾讯拥有逼近亿级的互联网注册用户量,但马化腾却苦于没有收费的渠道。移动梦网通过手机代收费的“二八分账”协议(运营商分二成、SP分八成),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3、柳暗花明2001年7月,腾讯就实现了正现金流,到2001年年底,腾讯实现了1022万人民币的纯利润。而在这一年,三大门户也因为与移动的分成业务从互联网的冬天中缓过神来。之后,马化腾开始推出QQ秀、QQ行等一些新业务。比如,偶然一次,他发现韩国推出了一种给虚拟形象穿衣服的服务,觉很有意思,就把这套东西搬到QQ上尝试。另一方面,他又不断学习,比如学新浪推短信和铃声服务、学网易推出交友业务。QQ男女、学盛大发展网络游戏等。2002年,腾讯净利润是1.44亿,比上一年增长10倍之多;2003年,腾讯开始做门户,与新浪搜狐为敌;后来做休闲游戏和大型网游,跟陈天桥和丁磊狭路相逢;2003年,腾讯净利润为3.38亿,比2002年又翻了近一倍。2004年,腾讯奔赴香港上市。当时马化腾的账面财富是9亿多。
三、个人荣誉
2004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新锐奖2006《中国企业家》最具影响力的企业领袖2007年5月4日出版的美国《时代》杂志评选出了本年度“世界100名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人物”。2009年 当选中国经济十年商业领袖 。2010年,福布斯富豪排行榜第249位,大陆富豪第6位。2010年5月14日,“2010新财富500富人榜”,以336.2亿元资产排名第5位。2012年4月,福布斯中文版中国慈善榜位列第11位,成深圳首善。2013年 捐款列福布斯2013年“中国慈善榜”第6位2013 荣获“2013年中国最佳CEO”称号2013年10月,获“对民族产业贡献卓著的民营功勋企业家”荣誉。2014年4月,马化腾入选《时代》周刊2014年度“世界100名最具影响力人物”榜单。
马化腾李彦宏他们的编程能力哪个更强?
感谢邀请
李彦宏:
1991年,李彦宏毕业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专业,随后前往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完成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先后担任道·琼斯公司高级顾问、《华尔街日报》网络版实时金融信息系统设计者,以及国际知名互联网企业——Infoseek公司资深工程师。李彦宏所持有的“超链分析”技术专利,是奠定整个现代搜索引擎发展趋势和方向的基础发明之一。
2000年1月,李彦宏创建了百度。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百度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独立搜索引擎和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的成功,也使中国成为美国、俄罗斯和韩国之外,全球仅有的4个拥有搜索引擎核心技术的国家之一。2005年,百度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并成为首家进入纳斯达克成分股的中国公司。百度已经成为中国最具价值的品牌之一。
2013年,当选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兼任第十一届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第八届北京市科协副主席等职务,并获聘“国家特聘专家”。
2016年3月两会,李彦宏公布了自己的两会提案:一、关于加快制定和完善无人驾驶汽车相关政策法规,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的提案;二是关于支持专网资源投入社会化运营,促进提速降费的提案 ;三是关于完善我国空域资源管理制度,提升民航准点率,推动我国航空事业发展的提案 。
马化腾:
初期发展过程中,腾讯经过一个很重要的赔偿官司[19] :在1999-2000年左右,仿照ICQ开发的OICQ抢了很多ICQ的用户群,尤其是中国大陆用户,后来ICQ公司通过法律途径,最终判定腾讯败诉,停止使用OICQ这个名称,并归还OICQ域名给ICQ公司,同时赔偿了一定金额的费用,自此腾讯便使用了QQ这个名称。
资金困难
创业之初,马化腾率领自己的团队做网页、做系统集成、做程序设计。但由于不懂市场和市场运作,腾讯的产品拿出去向运营商推销,却经常被拒之门外[20] 。跟其他刚开始创业的互联网公司一样,资金和技术是腾讯最大的问题。
1999年2月,腾讯开发出第一个“中国风味”的ICQ,即OICQ后,受到用户欢迎,注册人数疯长,很短时间内就增加到几万人。人数增加就要不断扩充服务器,而那时一两千元的服务器托管费对公司都不堪重负。
2000年,第一次网络泡沫席卷了整个中国互联网,腾讯进入了最为困难的时期,在面临资金困难时,曾险些把开发出的ICQ软件以60万元的价格卖给深圳电信数据局,但终因价格原因告吹[21] 。
柳暗花明
软件卖不掉,但用户增长却很快,运营QQ所需的投入越来越大,马化腾只好四处去筹钱,马化腾拿着改了6个版本、20多页的商业计划书开始寻找国外风险投资,最后碰到了IDG和盈科数码,获得了第一笔投资。腾讯的发展逐渐步入了正轨[21] 。
2004年6月16日,马化腾带领腾讯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开发角度 从大方向到小方向,应该是李彦宏>马化腾。欢迎资深人士回答。
马化腾是谁投资的?
1、腾讯创业初期(约1999年),马化腾及其团队持股60%,IDG和香港盈科数码各自分享腾讯20%的股份,做为交换条件,二者共向创业初期的腾讯投资220万美金。
2、2001年6月,香港盈科数码以126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手中腾讯20%的股权,接手方为南非MIH米拉德国际控股集团公司。此后,MIH米拉德集团公司又从IDG手中收购12.8%的腾讯股份。此时,腾讯的股权架构处于腾讯团队占60%、MIH集团33%、IDG占7.2%。
3、2002年6月,MIH集团再度从腾讯控股马化腾之外创始人手中购得13.5%的股权,此时腾讯股权结构变为腾讯及其合作创业者占据46.3%、MIH占据46.5%、IDG占7.2%。
腾讯有外资控股吗?
腾讯是外资企业,目前腾讯的第一大股东是MIH集团,持股比例达33.93%,而且,腾讯的注册地也都不在中国,而是在位于加勒比海西北部的开曼群岛上。
腾讯创业初期,IDG和盈科数码分别向腾讯投资220万美元,各占腾讯20%股份,马化腾及其团队持股60%,此后,南非MIH集团从盈科数码和腾讯创始人团队手中收购了一部分腾讯公司的股份。目前,南非MIH集团持有腾讯33.93%的股权,是腾讯的第一大股东。
阿里巴巴和腾讯股权结构有什么分别?
阿里巴巴前三大股东分别是:日本软银、雅虎和马云,股权占比分别为29.2%、15%、7%。腾讯第一大股东为南非报业,持有公司34.01%的股权;马化腾持有13.91%的股权。
下图是阿里巴巴的股权结构:
阿里巴巴股权结构解析: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注册地为开曼群岛,是阿里巴巴集团2014年美国上市的主体。
除去境外公司,此次上市公司还包含一部分完全外资持股的境内公司,分别是淘宝(中 国)软件有限公司、浙江天猫技术有限公司、阿里巴巴(中国)技术有限公司、阿里软件(上海)有限公司。
由于外资公司在境内从事增值电信业务受到限制,这些外资实体通过合同协议方式控制着由马云、谢世煌内资持股的浙江淘宝网络有限公司、浙江天猫网络有限公司、杭州阿里技术有限公司、杭州阿巴巴广告有限公司和阿里巴巴云计算公司。这几家内资公司主要经营阿里巴巴集团的电子商务业务运营平台与业务支持平台,以此实现境内主要业务实体经营收益的汇集。
由于支付宝和小贷等金融业务已经单独成立了蚂蚁金融,此前阿里巴巴的上市资产中不应冉包含此部分内容,但招股书对于这些业务有所提及。
2014年10月16日,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以蚂蚁金融服务集团的名义正式成立,旗下的业务包括支付宝、支付宝钱包、余额宝、招财宝、蚂蚁小贷和网商银行等。这一股权结构调整让市场对干蚂蚁金服的独立上市充满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下面是腾讯的股权结构:
腾讯公司37.5%的股权是由一家南非公司MIH所持有的,当年马化腾创业突见成效的时候,急需资金购买服务器和为员工开支。
当时准备寻找国外风险投资,IDG和盈科数码以各占腾讯20%股份的代价向腾讯投资了220万美元。马化腾及其团队持股60%。正是这220万美元的风险资金,为腾讯日后的迅速掘起奠定了基础。那是1999-2000年左右。
2001年6月,香港盈科以1260万美元的价格将其所持腾讯控股20%的股权悉数出售给MIH米拉德国际控股集团公司,以110万美元的投资,在不到一年中即获得1000余万美元的回报已经堪称奇迹,但事实证明盈科还是低估了腾讯的成长潜力。
MIH从盈科手中购得20%腾讯股权的同时,还从IDG手中收购了腾讯控股13%的股份。
此后的2002年6月,腾讯控股其他主要创始人又将自己持有的13.5%的股份出让给MIH,腾讯的股权结构由此变为创业者占46.3%、MIH占46.5%、IDG占7.2%。
直到2003年8月,腾讯创业团队才将IDG所持剩余股权悉数购回,并从MIH手中回购少量股权,经过股权结构的重新调整,最终完成了上市前MIH持股37.5%的股权结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