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最新会计科目表,和之前有什么不同?
哈喽,各位会计界的精英们!
我是你们身边的小编,一个职业会计偏科的家伙。不过,虽然我的会计水平可能有点一言难尽,但我对会计新鲜事可是相当敏感的。这不,2023年最新会计科目表的号角已经吹响,作为会计界的吃瓜群众,我们赶紧来围观一番吧!
2023年会计科目表和之前有什么重大变化?
别急,先让我们来一组对比一目了然:
| 科目类别 | 2022年版 | 2023年版 |
|---|---|---|
| 资产 | 6类16个二级科目 | 6类15个二级科目 |
| 负债 | 4类9个二级科目 | 4类9个二级科目 |
| 所有者权益 | 4类6个二级科目 | 4类6个二级科目 |
| 收入 | 11类34个二级科目 | 10类29个二级科目 |
| 费用 | 6类19个二级科目 | 6类18个二级科目 |
| 利润 | 1类2个二级科目 | 1类2个二级科目 |
重点来了!
资产类目中,“长期应收款”和“坏账准备”合并成了一个科目“应收款净额”,这真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告别烦人的分科目,会计们从此可以潇洒地记录应收款啦!
收入类目中的“其他收入”改名为“营业外收入”,原因嘛,我想可能是会计大佬们觉得之前的名字不够“高大上”吧。
费用类目中的“管理费用”分拆成了“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这反映了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
2023年会计科目表的增减科目有哪些?
新增科目:
1. 应收款净额(合并“长期应收款”和“坏账准备”)
2. 公益金转增损益(记录公益金 chuyểnsang损益)
删除科目:
1. 长期应收款
2. 坏账准备
3. 其他收入(改名为“营业外收入”)
为什么新增了“应收款净额”科目?
合并“长期应收款”和“坏账准备”为“应收款净额”是为了简化会计处理,减少账务处理的繁琐性。
小编有话说:
这个改动简直是会计界的福音!以前记录应收款,还要分别记录长期应收款和坏账准备,现在一个科目搞定,真是省心又省力呀!
为什么新增了“公益金转增损益”科目?
新增“公益金转增损益”科目是为了规范公益金的收支管理。
小编有话说:
这说明国家对公益事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会计这块也要跟上节奏呀!
2023年会计科目表的调整对企业有什么影响?
2023年会计科目表的调整对企业主要有两方面影响:
1. 会计处理更加简便:
1. 合并“长期应收款”和“坏账准备”为“应收款净额”,减少账务处理工作量。
2. 按照新的会计科目分类,归集相关经济业务数据,方便会计分析和决策。
2. 财务报表信息更加透明:
1. 分拆“管理费用”为“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反映企业的创新投入,提高财务报表的信息透明度。
2. 新增“公益金转增损益”科目,规范公益金收支管理,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披露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互动时间:
各位会计界的大神们,你们对2023年最新会计科目表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互动,分享你们的观点和心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