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加价定价法有哪些?
一、成本加成定价法分为完全成本加成法和变动成本加成法两类。这种方法先确定盈利率,然后用顺算法定价,即单位产品成本加上按一定盈利率确定的销售利润。
成本加成定价法公式:
价格=单位成本X(1+加成率),单位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销售量=单位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加成率=(售价—进价)/进价x100%
二、成本加成定价法是按产品单位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利润制定产品价格的方法。大多数企业是按成本利润率来确定所加利润的大小的。即: 价格=单位成本十单位成本×成本利润率=单位成本(l + 成本利润率)
产量变动成本怎么算?
一、答:产量变动成本算法:
产量变动对成本的变动是正比例变动变动成本=产量*单位变动成本
(标准单价-实际单价)*实际用量=单价对成本的影响(标准用量-实际用量)*标准价格=产量对成本的影响。
二、变动成本计算公式是指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之和。变动成本是指按照生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是影响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变动成本计算公式包括:变动成本=原材料成本+劳动成本+制造费用成本+其他变动成本。
原材料成本:指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原材料费用,是构成生产成本的主要成分。
劳动成本:即企业雇佣劳动者相关的费用,包括劳动者劳动报酬、社会保险费、福利费等所有相关费用。
制造费用成本:生产过程中除原料和劳动成本外的费用,如车辆摊销费、工具摊销费、折旧费、水电费、燃料费、修理费、工资性费用等费用称为制造费用成本。
其他变动成本:指生产过程中的其他可变动的不可抗拒的成本,如政府政策性税收、行政费用、损耗、利息、运费等。
变动成本的计算一般是按照单位成本的计算方法来计算,即:变动成本/生产量=变动成本单位成本。
三、变动成本指支付给各种变动生产要素的费用,如购买原材料及电力消耗费用和工人工资等,这些费用的总和就是变动成本。这种成本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常常在实际生产过程开始后才需支付。
变动成本法优缺点
优点
1.营业利润随销售量的增加或减少而升降,这是企业经理人员所想要的会计信息。
2.便于进行本-量-利分析,有利于和销售预测。变动成本法的基本理论和程序揭示了成本、业务量、利润之间的内在关系。
3.有利于促使企业管理当局重视销售,防止盲目生产。
4.有利于短期经营决策。
5.有利于编制弹性预算。弹性预算实际上是根据变动成本法的原理编制的,在企业采取以销定产,可以随业务量的变化而机动地调整,具有弹性。
6.有利于成本控制和业绩考核。
7.有利于产品成本的计算工作。
缺点
1.不符合传统的成本概念。AAA的成本概念和准则委员会认为“成本是为了达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以货币计量的牺牲”。依照这个传统观点,不论固定成本还是变动成本都要记入产品成本。
2.不能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变动成本法对短期经营决策有明显的作用,但不适合长期决策。
3.影响征税部门的收益和投资者及时取得的收益。变动成本法,一般会降低期末存货估价,降低了营业利润额,在某种程度上会暂时降低所得税和股利。
4.成本分解不够精确。将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在很大程度上是假设的结果,不是一种精确的计算。
变动成本法下,产品的成本构成包括哪些?
一、变动成本法下,产品的成本构成界定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与企业的宏观管理的联系被割裂。其成本由三个因素构成:
1、直接材料成本: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物料消耗;
2、直接人工成本: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人力成本;
3、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管理成本。这三个因素是变动成本法下的成本构成。
二、一、变动成本法下,产品的成本构成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不同处理,导致了在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变动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组成是: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
全部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组成是: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二、变动成本法也称直线成本法,是变动成本计算的简称,是指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算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完全成本与变动成本对当期损益的影响?
一、完全成本是将固定费用计入产品成本,与变动成本相对比,会对当期损益有三种情况的影响:
1、本期销售数量大于产品产量,当期损益会减少;
2、本期销售数量小于产品产量,当期损益会增加;
3、只有产销平衡时,完全成本计算的当期损益与变动成本计算的当期损益是一致的,没有影响。
这就是两种成本对当期损益的影响。
二、完全成本对当期损益的影响相对固定,而变动成本对当期损益的影响较不稳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