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盘亏处理会计分录?
一、现金经过清查出现盘亏,即现金出现短款,说明现金的实有数倍比库存现金日记账的账面数要少,盘亏现金是的会计分录是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贷:库存现金。现金盘亏查明原因后报请有关机构批准,应当赔偿的计入其他应收款,盘亏的净损失因管理不善引起的计入管理费用,因自然灾害造成的计入营业外支出,如果是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盘亏也应该计入营业外支出。会计分录是借:其他应收款、营业外支出、管理费用,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二、在现金盘点过程中,出现盘亏,先做如下分录: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现金盘亏
贷:现金
在查清盘亏原因,做出处理决定后,有如下分录:
1)由责任人赔偿盘亏,分录:
借:现金(其他应收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现金盘亏
2)无法查明原因,由企业承担盘亏的分录:
借:营业外支出——现金盘亏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现金盘亏
3)部分由责任人赔偿,部分由企业承担分录就是(1)(2)分录的结合。
出现现金盈余如何处理?
一、出现现金盈余要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在单位里,能够出现现金盈余的一般都是出纳岗位和收银员,在期末或当天结账是,都要进行账实核对,当出现盈余时,首先要核查当期的账务和票据,看是否有记错或付错收错现金的可能,在反复核查没发现上述情况下,才可以计入营业外收入。
二、库存现金经过清查出现盘盈盘亏,为了保证账实相符,必须做相应的账务处理。现金盘盈时的会计分录是借:库存现金,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查明原因,经有关机构批准,应该支付的款项转入其他应付款,无法查明原因的转入营业外收入。会计分录是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贷:其他应付款,营业外收入。
处理盘亏的分录是什么?
一、1、现金短缺
(1)查明原因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贷:库存现金
(2)报经批准后
借:其他应收款(有责任人赔偿部分)
管理费用(无法查明原因部分)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2、存货损毁、短缺
(1)查明原因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贷:原材料/库存商品
(2)查明原因后
借:其他应收款(有责任人赔偿部分)
管理费用(管理不善)
营业外支出(非正常损失、天灾人祸)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3、固定资产盘亏
(1)报经批准前,注销资产原价与累计折旧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2)报经批准后
借:营业外支出——固定资产盈亏
二、盘亏是在财产清查过程中发现实存数小于账簿结存量或有账无物的现象。在企业中主要表现为,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盘亏。固定资产盘亏是固定资产盘点清查中发现短缺或少于帐面的固定资产。
发生流动资产盘亏的原因,一般是由于计量不准、计算记录差错、自然损耗、变质损坏或贪污盗窃、丢失等原因造成的。
发生盘亏,一般会把减少的资产项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做分录: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固定资产(原材料等)
有以下几种情况:
1、如果是属于正常合理的损耗,计入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2、如果是由于责任人的责任造内成的,一般会由责任人赔偿,计入其他应收款,如果涉及到保险公司赔偿的,也计入该科目。
借:其他应收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3、如果是因为保管不当造成的损毁,一般是经批准后计入营业外支出。
借:营业外支出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盘亏的会计分录?
一、答:盘亏分为自然损耗和人为损耗两类,同样,会计分录也分为:
一、自然(定额内)盘亏分录:
借:营业费用——盘盈盘亏
贷:库存商品
二、非正常盘亏
1)盘亏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盘盈盘亏
贷:库存商品
2)处理盘亏
借:营业外支出——盘盈盘亏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盘盈盘亏
二、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1. 现金盘亏:
(1)查明原因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库存现金
(2)报经批准后:
借:其他应收款(有责任人赔偿部分)
管理费用(无法查明原因部分)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 存货盘亏:
(1)查明原因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原材料/库存商品
(2)查明原因后:
借:其他应收款(有责任人赔偿部分)
管理费用(管理不善)
营业外支出(非正常损失、天灾人祸)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盘盈盘亏的账务处理方法?
一、盘亏盘盈的发生是通过待处理财产损益进行处理,盘亏在这个科目借方反映,盘盈在贷方反映,关键是处理:根据资产的不同,处理的方向是有区别的,盘亏的处理:
1.自己承担计入管理费,2.责任人赔偿计入其他应收款,3.重大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盘盈的处理:
1.冲减管理费,2.计入营业外收入,3.计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盘盈盘亏的资产包括库存现金、存货和固定资产。
盘盈资产借记库存现金、原材料、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待决策层批准处理时,借记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流动资产盘盈贷记管理费用科目,固定资产盘盈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
盘亏资产时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累计折旧科目,盘亏现金贷记库存现金科目,盘亏存货贷记原材料科目,盘亏固定资产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待决策层批准处理时,应由责任人和保险公司负责赔偿的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管理原因造成的流动资产损失借记管理费用科目,固定资产损失及自然灾害造成的流动资金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三、一、存货盘盈
(一)账务处理参考:
借:库存商品或者原材料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二)增值税:存货盘盈不构成增值税应税行为,但在实现销售时应缴纳增值税。
二、存货盘亏
(一)账务处理参考: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库存商品或者原材料
借:管理费用(收发计量差错或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
营业外支出(自然灾害)
其他应收款(保险赔偿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二)存货发生非正常损失时应做进项税转出:指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
(三)不需要进项税转出的情况: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和收发计量差错。
三、固定资产盘盈
(一)作为会计差错进行账务处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规定,前期差错,是指由于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下列两种信息,而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省略漏或错报:编报前期财务报表时预期能够取得并加以考虑的可靠信息,和前期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
(二)账务处理参考:
借:固定资产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三)增值税:不属于增值税应税行为。
四、固定资产盘亏
(一)账务处理参考:
借:其他应收款(保险赔偿款)
营业外支出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二)发生非正常损失时应做进项税转出:指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
五、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相关规定:
(一)企业各项存货发生的正常损耗,应以清单申报的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
(二)前条以外的资产损失,应以专项申报的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企业无法准确判别是否属于清单申报扣除的资产损失,可以采取专项申报的形式申报扣除。
(三)企业正常经营业务因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而出现操作不当、不规范或因业务创新但政策不明确、不配套等原因形成的资产损失,应由企业承担的金额,可以作为资产损失并准予在税前申报扣除,但应出具损失原因证明材料或业务监管部门定性证明、损失专项说明。
(四)2017年度及以后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企业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资产损失,仅需填报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不再报送资产损失相关资料。相关资料由企业留存备查。
(五)企业应当完整保存资产损失相关资料,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
政策依据: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资产损失资料留存备查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15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