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企业利润的指标有哪些,如何计算?
一、盈利能力指标主要包括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六项。实务中,上市公司经常采用每股收益、每股股利、市盈率、每股净资产等指标评价其获利能力。
营业利润率
营业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
营业利润率越高,表明企业市场竞争力越强,发展潜力越大,盈利能力越强。
销售毛利率
在实务中,也经常使用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等指标来分析企业经营业务的获利水平。其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成本费用利润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其中:成本费用总额=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成本费用利润率越高,表明企业为取得利润而付出的代价越小,成本费用控制得越好,盈利能力越强。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是企业一定时期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值,反映了企业当期净利润中现金收益的保障程度,真实反映了企业盈余的质量。其计算公式为: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
一般来说,当企业当期净利润大于0时,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应当大于1.该指标越大,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对现金的贡献越大。
总资产报酬率
总资产报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报酬总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了企业资产的综合利用效果。其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
其中: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一般情况下,总资产报酬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益越好,整个企业盈利能力越强。
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的比率,反映了企业自有资金的投资收益水平。其计算公式为: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其中:平均净资产=(所有者权益年初数+所有者权益年末数)/2
一般认为,净资产收益率越高,企业自有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越强,运营效益越好,对企业投资人、债权人利益的保证程度越高。
资本收益率
资本收益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净利润与平均资本(即资本性投入及其资本溢价)的比率,反映企业实际获得投资额的回报水平。其计算公式如下:
资本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资本×100%
其中:平均资本=(实收资本年初数+资本公积+实收资本年末数+资本公积年末数)/2
上述资本公积仅指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也称每股利润或每股盈余,是反映企业普通股股东持有每一股份所能享有企业利润或承担企业亏损的业绩评价指标。每股收益的计算包括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为:
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普通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其中,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普通股股数×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一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和已回购时间一般按天数计算,在不影响计算结果的前提下,也可以按月份简化计算)。
稀释每股收益是在考虑潜在普通股稀释性影响的基础上,对基本每股收益的分子、分母进行调整后再计算的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越高,表明公司的获利能力越强。
每股股利
每股股利,是上市公司本年发放的普通股现金股利总额与年末普通股总数的比值,反映上市公司当期利润的积累和分配情况。其计算公式为:
每股股利=普通股现金股利总额/年末普通股总数
市盈率
市盈率,是上市公司普通股每股市价相当于每股收益的倍数,反映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每股净利润愿意支付的价格,可以用来估计股票的投资报酬和风险。其计算公式为:每股净资产,是上市公司年末净资产(即股东权益)与年末普通股总数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
每股净资产=年末股东权益/年末普通股总数
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价/普通股每股收益
一般来说,市盈率高,说明投资者对该公司的发展前景看好,愿意出较高的价格购买该公司股票。但是,某种股票的市盈率过高,也意味着这种股票具有较高的投资风险。
每股净资产
每股净资产,是上市公司年末净资产(即股东权益)与年末普通股总数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
每股净资产=年末股东权益/年末普通股总数
二、
根据新的会计制度,企业利润的核算是分步进行的,即首先计算主营业务利润,再计算营业利润,最后计算利润总额。
因此,反映企业利润方面的指标主要为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三个指标。(1)主营业务利润:指企业销售产品(包括自制半成品)和提供劳务等主要经营业务取得的收入扣除其成本、税金及附加等后的利润。计算公式为:主营业务利润=主营劳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2)营业利润: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利润,包括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计算公式为: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支净额+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盈利能力指标包括哪些?
一、盈利能力指标主要包括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六项。实务中,上市公司经常采用每股收益、每股股利、市盈率、每股净资产等指标评价其获利能力。
1、营业利润率 营业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 营业利润率越高,表明企业市场竞争力越强,发展潜力越大,盈利能力越强。 在实务中,也经常使用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等指标来分析企业经营业务的获利水平。其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2、成本费用利润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其中:成本费用总额=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成本费用利润率越高,表明企业为取得利润而付出的代价越小,成本费用控制得越好,盈利能力越强。
3、盈余现金保障倍数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是企业一定时期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值,反映了企业当期净利润中现金收益的保障程度,真实反映了企业盈余的质量。其计算公式为: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 一般来说,当企业当期净利润大于0时,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应当大于1.该指标越大,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对现金的贡献越大。
4、总资产报酬率 总资产报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报酬总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了企业资产的综合利用效果。其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 其中: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一般情况下,总资产报酬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益越好,整个企业盈利能力越强。
5、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的比率,反映了企业自有资金的投资收益水平。其计算公式为: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资产×100% 其中:平均净资产=(所有者权益年初数+所有者权益年末数)/2 一般认为,净资产收益率越高,企业自有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越强,运营效益越好,对企业投资人、债权人利益的保证程度越高。
6、资本收益率 资本收益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净利润与平均资本(即资本性投入及其资本溢价)的比率,反映企业实际获得投资额的回报水平。其计算公式如下: 资本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资本×100% 其中:平均资本=(实收资本年初数+资本公积+实收资本年末数+资本公积年末数)/2 上述资本公积仅指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7、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也称每股利润或每股盈余,是反映企业普通股股东持有每一股份所能享有企业利润或承担企业亏损的业绩评价指标。每股收益的计算包括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为: 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普通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其中,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普通股股数×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一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和已回购时间一般按天数计算,在不影响计算结果的前提下,也可以按月份简化
二、毛利率,净资产收益率,负债率,资金周转率;
利润增长率毛利率=(营业收入-成本)/营业收入,毛利率越高反映单位产品收益越高;
净资产收益率=利润/总资产(不含债务),净资产收益率越高反映投入相等钱所得利润越高;负债率=负债/总资产,资金周转率=总收入/总资产。
盈利能力需要分析盈余质量的指标吗?
一、是的,盈利能力只考虑盈余数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分析盈余质量,即净利润是否来自于营运活动,是否可持续等因素。以下是一些用于分析盈余质量的指标:
1. 自由现金流:衡量企业产生可自由使用的现金流量,是衡量企业盈余质量的重要指标。
2. 非操作性盈余比例(NOPLAT/Sales):衡量净利润中非操作性因素所占比例,如果这个比例高,则该企业面临着诸多风险和财务压力。
3. 收益质量比率(ROA/NOA):ROA指企业净资产收益率,NOA指净营运资产回报率,二者相除得到的比率可以反映企业盈余质量。
4. 盈余稳定性:通过比较公司历史盈余,了解公司盈余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5. 盈余质量模型:利用财务数据,通过建模分析企业的盈余质量问题。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分析企业盈余质量,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
二、是的,分析盈余质量的指标是评估盈利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盈余质量指标可以帮助分析人员了解公司盈利的真实情况,包括考虑非经常性损益对盈利的影响、会计政策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公司经营活动的可持续性以及现金流情况等因素。
常用的盈余质量指标包括自由现金流、经营性现金流、收益质量、非经常性损益比率等。通过分析这些指标可以更全面地评估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
三、是的,盈利能力需要分析盈余质量的指标。盈余质量指标可以评估企业利润的质量和可持续性,并确定企业是否能够持续地获得稳定的盈利。常用的盈余质量指标包括净利润率、营业利润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比率等。这些指标的综合分析有助于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
四、是的,分析盈余质量的指标是分析盈利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盈余质量指的是公司实际赚取的净利润与对应会计数据的匹配程度,反映了公司真实的盈利能力。常见的盈余质量指标包括盈余现金含量、所得税率、资产减值损失、非经常性损益等。对于投资者而言,关注公司的盈余质量能够更准确地判断公司的获利能力,从而更好地做出投资决策。
五、需要。
因为盈利能力不能仅仅看利润的多少,而应该考虑盈余的质量,即净利润与资产相关性、现金流入流出情况、税费等方面的指标。
只有综合考虑盈余质量,才能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做出更准确的评估和决策。
在具体分析盈余质量时,可以综合使用多个指标,如资本结构、资本回报率、经营资金周转率、现金比率、利润分配率等,以全面了解企业的盈余情况。
同时,要关注不同行业和企业特点,避免简单地比较指标数值而忽略实际情况。
六、是的,在分析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时,需要考虑盈余质量的指标。盈余质量是指企业实际盈利与其报告盈利之间的差异,例如净利润与现金流量之间的差异。一个企业如果经常使用会计的“灰色地带”、利用会计规则进行虚增盈利等手段,其报告盈利很可能与实际盈利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需要通过盈余质量的指标进行较真的分析。
常见的盈余质量指标包括自由现金流、经营现金流净额、净利润、EPS等。自由现金流和经营现金流净额体现了企业产生现金流的能力,是企业真正的现金盈利能力;净利润和EPS则体现了企业的会计盈利情况,但它们并不一定反映企业实际产生的现金流量。
因此,在分析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时,需要结合多种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充分考虑其盈余质量的情况,以避免因为被虚增的盈利影响而做出错误的决策。
财务分析盈利能力分析指标有哪些?
一、财务分析中的盈利能力分析指标包括净利润率、毛利润率、营业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等。净利润率反映了企业净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例,毛利润率衡量了企业销售收入中的成本占比,营业利润率衡量了企业销售收入中的营业利润占比,净资产收益率则反映了企业净利润与净资产的关系。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盈利水平,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二、盈利能力指标,主要包括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六项。
营业利润率
营业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
营业利润率越高,表明企业市场竞争力越强,发展潜力越大,盈利能力越强。
销售毛利率
在实务中,也经常使用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等指标来分析企业经营业务的获利水平。其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成本费用利润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是企业一定时期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值,反映了企业当期净利润中现金收益的保障程度,真实反映了企业盈余的质量。其计算公式为: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
一般来说,当企业当期净利润大于0时,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应当大于1.该指标越大,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对现金的贡献越大。
总资产报酬率
总资产报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报酬总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了企业资产的综合利用效果。其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
其中: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一般情况下,总资产报酬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益越好,整个企业盈利能力越强。
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的比率,反映了企业自有资金的投资收益水平。其计算公式为: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其中:平均净资产=(所有者权益年初数+所有者权益年末数)/2
一般认为,净资产收益率越高,企业自有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越强,运营效益越好,对企业投资人、债权人利益的保证程度越高。
资本收益率
资本收益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净利润与平均资本(即资本性投入及其资本溢价)的比率,反映企业实际获得投资额的回报水平。其计算公式如下:
资本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资本×100%
其中:平均资本=(实收资本年初数+资本公积+实收资本年末数+资本公积年末数)/2
上述资本公积仅指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也称每股利润或每股盈余,是反映企业普通股股东持有每一股份所能享有企业利润或承担企业亏损的业绩评价指标。每股收益的计算包括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为:
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普通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