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企业所得税如何申报?和内资企业有什么区别?
外资企业所得税申报填写的是外资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内资则是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两种表是不一样的。因为税法对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的规定不一样,包括成本等的核算有不同,所以要分开申报。
请问外资企业的培训费有些什么规定?
[解答]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对外商投资企业计征所得税若干成本、费用列支问题的通知》(财税外字331号)中第六、七条规定,企业开业前发生的职工培训费,应列为开办费,按税法规定,在企业开始生产经营后分期摊销;企业开业后发生的职工培训费,原则上应作为当期费用列支,但个别数额较大的,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为待摊费用分期摊销。为培训职工而购建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的支出,无论在开业前还是在开业后发生的都应当按照税法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有关规定处理。
董事会及其成员为执行董事的职能而支付的费用,如属董事会开会期间董事的差旅费、食宿费及其他必要开支。董事会费的开支及标准。一般由董事会决定。董事费是指经董事会决定支付给董事会成员的合理的劳动报酬。
中外合资企业所得税有什么优惠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对于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从开始获利的年度起,第1年和第2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3年至第5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这一政策常被称为“两免三减半”)。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规定,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是指从事下列行业的外商投资企业:
1.机械制造、电子工业;2.能源工业(不含开采石油、天然气);3.冶金、化学、建材工业;4.轻工、纺织、包装工业;5.医疗器械、制药工业;6.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水利业;7.建筑业;8.交通运输业(不含客运);9.直接为生产服务的技术开发、地质普查、产业信息咨询和生产设备、精密仪器维修服务业;10.经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确定的其他行业。
开始获利的年度,是指企业开始生产经营后,第一个获得利润的年度。企业开办初期有亏损的,可以依照规定逐年,结转弥补(最长不得超过五年),以弥补后有利润的纳税年度为开始获利年度。此后连续计算“两免三减半”期限,不得中断。
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在10年以上,且从事的行业属于税法列举的10种行业,才能有资格享受“两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政策。
目前有关部门正在讨论内外资企业税收统一问题。预计在近期就会出台相关法规。但普遍看法是要有一段时期的过渡期,即老外资企业实行老办法,新注册的企业实行新办法。
中外合资企业要征收所得税?
我国的企业划分为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和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两种,根据我国现行的企业所得税制度,只有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非法人的私营企业因为不具有法人资格,只要求投资人缴纳个人所得税。
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集体企业、国有企业、法人型私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外商独资企业应缴纳企业所得税。其中,中外合作企业(非法人)由合营各方分别缴纳。可见,企业以其具体形式决定是否缴纳企业所得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