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企业偿债能力?
可以通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资本周转率、清算价值比率和利息支付倍数等这些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分析。
偿债能力分析方法有哪些?
偿债能力分析(长期、短期):
1)资产负债率(负债比率)=企业负债总额/企业资产总额
考察企业长期债务趋势,是反映长期偿债能力的晴雨表
2)所有者权益负债率(负债权益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
反映债权人和所有者提供资金的比例,反映经营资金是否靠举债取得
3)现金流入量对负债总额比率=销售收入(或营运资金)/负债总额
它和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指标结合全面判断企业偿债能力大小
4)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
考察企业自有资本的偿债能力
5)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负债合计
考察企业资产流动性,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
6)速动比率(酸性试验比率)=速动资产合计/流动负债合计
判定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
7)企业血压=(动负债合计-速动资产合计)/流动负债合计
表明企业支付流动负债的缺口有多大
8)货币资金比率=货币资金合计/流动负债合计
反映货币资金占流动负债比重,比值越大,表明偿债能力越强
9)基础防卫期间=速动资产/每日营业固定支出
反映无任何收入情况下,现有速动资产能以支付的天数
10)营运资金与流动负债比率=流动负债/(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考察企业一定时期营运资金负担企业债务的情况
11)即付比率=(现金+银行存款)/(流动负债-预收款项-预提费用-远期借款)
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用货币资金支付流动负债的能力大小
12)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无形资产)
考察企业有形净资产支付债务的能力
13)固定资产与所有者权益比率=固定资产净值/所有者权益
考察企业购建固定资产的资金由所有者提供的情况
14)已获利息倍数=税前利息/支付利息额
考察企业一定盈利水平下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反映利息的保障倍数
怎样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
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理解偿债能力的含义,它是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包括偿还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的能力。静态地看,它是用企业资产清偿企业债务的能力;动态地看,则是用企业资产和经营过程创造的收益偿还债务的能力。
其次,可以运用一些关键的财务指标来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这些指标包括营运资本、流动比例、速动比例、现金比例、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以及已获利息倍数等。
营运资本是企业流动资产超过流动负债的部分,反映了企业短期内可用于偿还债务的资金量。
流动比例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用来衡量企业短期债务的偿还能力。
速动比例则是容易变现的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它排除了存货等不易变现的资产,更精确地反映了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现金比例表示每1元流动负债有多少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作为偿还的保证,是短期偿债能力的一个直观指标。
资产负债率则是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值,反映了企业长期债务的偿还能力。
产权比率和权益乘数也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它们反映了企业债务与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
已获利息倍数则反映了企业获利能力对债务偿付的保证程度。
此外,还可以从企业的财务报表入手,通过对比和分析连续多期的数据,观察偿债能力的变化趋势。例如,可以对比不同时期的营运资本、流动比例、速动比例等,看它们是否稳定或有上升趋势。
最后,除了财务指标和财务报表的分析,还可以考虑其他因素,如企业的行业地位、市场份额、产品竞争力等,这些都会影响到企业的偿债能力。
综上所述,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需要综合运用财务指标、财务报表和其他相关信息,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同时,还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环境,进行动态的分析和判断。
偿债能力分析需要哪几种方法?
偿债能力分析通常需要使用以下几种方法:
首先是偿债能力比率分析,通过计算债务与资产、债务与权益、流动资产与流动债务之间的比率来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
其次是现金流量分析,通过分析企业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判断企业是否能够及时偿还债务。
还有利润能力分析,通过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利润变动趋势,来判断企业是否能够产生足够的利润用于偿债。
最后还可以使用债务违约概率模型,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预测企业的债务违约概率,进一步评估其偿债能力。
如何分析公司的偿债能力?
公司的偿债能力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短期偿债能力
主要表现在公司到期债务与可支配流动资产之间的关系,主要的衡量指标有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1、流动比率
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最常用指标。
计算公式为: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过高还可能是存货积压,应收账款过多且收账期延长,以及待摊费用增加所致,而真正可用来偿债的资金和存款却严重短缺。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
2、速动比率
酸性测试比率,是指流动资产扣除存货之后的余额,有时还扣除待摊费用、预付货款等。
计算公式为: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资产在速动资产中扣除存货是因为存货的变现速度慢,谨慎的投资者在计算速动比率时也可以将之从流动资产中扣除。影响速动比率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投资者在分析时可结合应收账款周转率、坏账准备计提政策一起考虑,通常认为合理的速动比率为1。
二、长期偿债能力
指企业偿还1年以上债务的能力,与企业的盈利能力、资金结构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企业的长期负债能力可通过资产负债率、长期负债与营运资金的比率及利息保障倍数等指标来分析。
1、资产负债率
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的比率,合理的资产负债率通常在40%——60%之间,规模大的企业适当大些;但金融业比较特殊,资产负债率90%以上也是很正常的。
2、长期负债与营运资金的比率。
计算公式为:长期负债与营运资金的比率=长期负债/营运资金=长期负债/(流动资金-流动负债).
由于长期负债会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地转化为流动负债,因此流动资产除了满足偿还流动负债的要求,还必须有能力偿还到期的长期负债。一般来说,如果长期负债不超过营运资金,长期债权人和短期债权人都将有安全保障。
3、利息保障倍数
利润总额(税前利润)加利息费用之和与利息费用的比率。
计算公式: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一般来说,公司的利息保障倍数至少要大于1,在进行分析时通常与公司历史水平比较,这样才能评价长期偿债能力的稳定性,从稳健性角度出发,通常应选择一个指标最低年度的数据作为标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