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勤扣款工资怎么算?
1、正算法,按照实际应该出勤,按实际已出勤核算。算法:当月工资*(出勤天数/应出勤天数)
2、月平均21.75天反算法,应出勤固定为月平均值21.75天/月,按已出勤核算。算法:当月工资*(当月工资-当月工资*(请假天数/21.75))
3、平均日工资算法,按员工平均日工资,按已出勤天数核算。算法:平均日工资*出勤天数
4、有的公司规定了自己公司的算法,比如再设定出考勤率。许多公司会把请假天数和绩效工资挂钩,或者直接在员工手册中注明“当月事假超过三天者当月绩效扣除30%”等。
5、在员工手册中将考勤的算法和请调休假、加班等核算方式明确化,员工签字认同后才算是好的核算方法。
如何计算上一年度平均工资?
一、上一年工资总额除以12个月,如果算人均月工资就以工资总额除人数总额再除以12个月。
二、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为职工上年度工资总额的月平均数。职工工资统计口径应严格按照1990年1月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计算,工资总额由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出差补贴、误餐补贴、独生子女补贴除外)、
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六个部分组成。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无法计算的,以全市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所谓的月平均工资,是指职工领取的总工资数除以月数。
三、如果有一个员工是去年6月15日来公司的话就是他6月份至12月的总的应发工资 (包括员工个人缴纳的社保和公积金包括在里面)除以6.5个月就是月平均工资。算平均工资的时候一般不需要扣除病事假(除非他请假达一个月以上)员工个人缴纳的社保和公积金也应该包括在里面。
月收入扣除五险一金后6500,大约多少个人所得税?
一、根据你的情况,按照现行的税收政策,月收入扣除五险一金后6500元,依照上面的标准,6500-3500=3000元,超过1500元至4500元,税率是10%,大约叫交纳个人所得税:3000×10%-105=195元。
二、工资-(不征税所得、免征税所得)-3500元=X,X再按照个税规定的公式计算,得到的最后数值就是所要缴纳的个税。不征税所得、免征税所得一般是指定扣除标准,国家有具体规定,简单的说就是工资条上的“三险一金”、独生子女费等。比如说,某人当月工资5000元,三险一金为700元,那么计税收入是:5000-700=4300元,按照规定,该人应该交纳个人所得税:5000-700-3500=800×3%=24元。假设这个人当月工资是9000元,计税收入是:9000-700-3500=4800元,达到了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应交纳个人所得税:4800×20%-555=960-555=405元。以上仅仅是计算方法举例,最终还是要按照个人所得税法的计算规定计算。9月1日起调整后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不超过1500元 3% 0 超过1500元至4500元 10% 105 超过4500元至9000元 20% 555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 25% 100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 30% 2755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 35% 5505 超过80000元 45% 13505根据你的情况,按照现行的税收政策,月收入扣除五险一金后6500元,依照上面的标准,6500-3500=3000元,超过1500元至4500元,税率是10%,大约叫交纳个人所得税:3000×10%-105=195元。
税前9000缴纳五险一金后是多少钱?
一、到手7500元左右。 五险一金是指用人单位给予劳动者的几种保障性待遇的合称,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在职职工个人应当按照规定缴存住房公积金。”住房公积金为“应当缴纳“项目,同时,缴纳也表现出这是一项义务。 2016年3月23日“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将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这意味着,未来随着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合并,人们熟悉的“五险一金”或将变为“四险一金”,医疗保险将与生育保险合并,有些大型企业会为员工购买福利,如人身意外险、重大疾病保险
二、一、养老保险:单位每个月缴纳21%,自己缴纳8%;医疗保险:单位每个月缴纳9%,自己缴纳2%外加10块钱的大病统筹(大病统筹主要管住院这块);失业保险:单位每个月缴纳2%,自己缴纳1%;工伤保险:单位每个月缴纳0.5%;生育保险:单位每个月缴纳0.8%;住房公积金:单位每个月缴纳8%,自己缴纳8%。
二、缴纳的社保比例应该是8%+2%+10块+1%+8%=19%+10块
三、9000-[9000×19%+10]=7280元;[7280-5000]×10%-105=223元;7280-223=7503元。所以,税前9000税后是7503元。
三、全国各地缴费基数与比例略有差别,以下计算以深圳市为例:
一、社保缴费计算:
1、养老保险:9000×8%=720元
2、医疗保险:9000×2%=180元
3、失业保险:9000×0.5%=45元
4、基本公积金:9000×5%=450元
5、汇缴补充住房公积金(非政策强制):9000×7%=630元
综上所述:五险一金总缴费额为:1395~2025元
720+180+45+450=1395元
720+180+45+450+630=2025元
二、个人所得税缴费及最终拿到工资计算:
1、2018年10月1日以前的旧个税法:
(1)按社保最高缴纳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工资-五险一金-起征点=9000-2025-3500=3475元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3475×10%-105=242.5元
税后工资=税前工资-五险一金-应纳个税=9000-2025-242.5=6732.5元
(2)按社保最低缴纳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工资-五险一金-起征点=9000-1395-3500=4105元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4105×10%-105=305.5元
税后工资=税前工资-五险一金-应纳个税=9000-1395-305.5=7299.5元
2、2018年10月1日以后的新个税法:
(1)按社保最高缴纳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工资-五险一金-起征点=9000-2025-5000=1975元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1975×3%-0=59.25元
税后工资=税前工资-五险一金-应纳个税=9000-2025-59.25=6915.75元
(2)按社保最低缴纳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工资-五险一金-起征点=9000-1395-5000=2605元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2605×3%-0=78.15元
税后工资=税前工资-五险一金-应纳个税=9000-1395-78.15=7526.85元
下图为深圳市在职人员社会保险缴费比例及缴费基数表(2018年8月起)【节选】:
扩展资料:
2018年6月19日,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这是个税法自1980年出台以来第七次大修。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草案2018年8月27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依据决定草案,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拟确定为每年6万元,即每月5000元,3%到45%的新税率级距不变。
2018年8月31日,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通过,起征点每月5000元,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最新起征点和税率。
2022年月工资个税最新计算方法?
2022工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应缴纳所得额=税前工资收入金额-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费用减除额
应纳税额=应纳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应当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并按月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