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报酬率怎么算?
净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净资产*100%净资产报酬率又叫所有者权益报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报酬总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它是反映企业资产综合利用效果的指标,也是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所取得盈利的重要指标。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益越好,企业盈利能力越强,经营管理水平越高。其计算公式为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净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费用)。
总而言之,净资产报酬率又称净资产收益率、所有者权益报酬率、股本报酬率、净值报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内净利率与所有者权益的比率,该指标反映了企业所有者所获投资报酬的大小。
盈利能力指标计算公式?
盈利能力指标计算:
1、资产报酬率,计算公式: 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 平均资产总额;
2、净资产报酬率,计算公式: 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 平均净资产;
3、股东权益报酬率,计算公式: 净利润 / 平均股东权益总额;
4、毛利率,计算公式: 销售毛利 / 销售收入净额;
5、销售净利率,计算公式: 净利润 / 销售收入净额;
6、成本费用净利率,计算公式: 净利润 / 成本费用总额;
7、每股利润,计算公式: (净利润-优先股股利) / 流通在外股数;
8、每股现金流量,计算公式: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优先股股利) / 流通在外股数;
9、每股股利,计算公式: (现金股利总额-优先股股利) /流通在外股数;
10、股利发放率,计算公式: 每股股利 / 每股利润;
11、每股净资产,计算公式: 股东权益总额 / 流通在外股数;
12、市盈率,计算公式: 每股市价 / 每股利润;
13、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净资产收益率是怎么算的?
净资产收益率公式:净资产收益率=税后净利润/净资产 *100%。 一、净资产收益率又称股东权益收益率,是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是公司税后利润除以净资产得到的百分比率,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 二、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的通知的规定: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的计算公式如下:ROE= P/(E0 + NP÷2 + Ei×Mi÷M0 - Ej×Mj÷M0) . 其中:P为报告期利润;NP为报告期净利润;E0为期初净资产;Ei为报告期发行新股或债转股等新增净资产;Ej为报告期回购或现金分红等减少净资产;M0为报告期月份数;Mi为新增净资产下一月份起至报告期期末的月份数;Mj为减少净资产下一月份起至报告期期末的月份数。 注:净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净资产收益率公式,净资产收益率也叫净值报酬率或权益报酬率,该指标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 另一种是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净收益的计算公式,净收入的计算公式分别是怎样的?
单说净收益不是很准确,从会计学上来说,收益一般用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来说明企业资产综合利用情况和股东收益情况.
其中;公式分别为
总资产收益率=息税前利润/资产平均余额*100%
=(利润总额+利息费用)/资产平均余额*100%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平均余额*100%
净资产平均余额=(期初资产+期末资产)/2
哈,见笑了
每股净收益计算公式?
一、每股净收益等于净利润除以总股本。每股净收益是反映股份公司盈利能力和效益的指标,每股收益数值越大说明公司效益越好。这个指标作为投资者选股的依据之一。
如某公司总股本 2亿股,年纯利润3000万元,每股收益=3000万元÷20000万股=0.15元/腹。
二、净资产收益率简称roe,是企业净利润和净资产的比率,代表着企业用净资产取得了多大的利润,是重要估值指标。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该指标体现了自有资本获得净收益的能力。
净资产收益率其计算公式是:
净资产收益率(roe)=每股收益或公司净利润/每股净资产或公司股东权益×100%
一、净资产收益率的作用
①上市公司的坎
观察一家上市公司连续几年的净资产收益率表现,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上市公司往往在刚刚上市的几年中都有不错的净资产收益率表现,但之后这个指标会明显下滑。
这是因为,当一家企业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净资产的不断增加,必须开拓新的产品、新的市场并辅之以新的管理模式,以保证净利润与净资产同步增长。但这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主要是在考验一个企业领导者对行业发展的预测、对新的利润增长点的判断以及他的管理能力能否不断提升。
有时候,一家上市公司看上去赚钱能力还不错,主要是因为其领导者熟悉某一种产品、某一项技术、某一种营销方式,或者是适合于某一种规模的人员、资金管理。但当企业的发展对他提出更高要求的时候,他可能就捉襟见肘、力不从心了。
因此,当一家上市公司随着规模的扩大,仍能长期保持较好的净资产收益率,说明这家公司的领导者具备了带领这家企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能力。对于这样的企业家所管理的上市公司,可以给予更高的估值。
②与银行利率的比较
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多少才合适呢?一般来说,上不封顶,越高越好,但下限还是有的,就是不能低于银行利率。
例如100元存在银行里,一年定期的存款利率是4.14%,那么这100元一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就是4.14%。
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低于4.14%,就说明这家公司经营得很一般,赚钱的效率很低,不太值得投资者关注。
可以说,高于银行利率的净资产收益率是上市公司经营的及格线,偶然一年低于银行利率或许还可原谅,但如果常年低于银行利率,这家公司上市的意义就不存在了。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证监会特别关注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证监会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在公开增发时,三年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得低于6%。
③与负债率的关系
虽然从一般意义上讲,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越高越好,但有时候,过高的净资产收益率也蕴含着风险。比如说,个别上市公司虽然净资产收益率很高,但负债率却超过了80%(一般来说,负债占总资产比率超过80%,被认为经营风险过高),这个时候就得小心。这样的公司虽然盈利能力强,运营效率也很高,但这是建立在高负债基础上的,一旦市场有什么波动,或者银行抽紧银根,不仅净资产收益率会大幅下降,公司自身也可能会出现亏损。
这就像炒房子,如果一套房子的价格是100万元,只需首付30万元就买了,一年后这套房子升值到200万元,卖掉房子,赚了将近100万元,净资产收益率就超过300%。虽然净资产收益率很高,但要知道这是在负债经营,其实是借了银行的钱(银行按揭)炒房。如果这套房子没有升值而是贬值,那风险可就大了,如果房价一年后跌到70万元再脱手,可就是把本金30万元都亏光了。
对上市公司来说,适当的负债经营是非常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能够提高净资产收益率。但如果以高负债为代价,片面追求高净资产收益率,虽然一时看上去风光,但风险也不可小觑。
有些股民一遇到上市公司发行新股再融资就反对,认为这家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远远高于银行贷款利率,根本不必向股民再融资,可以向银行贷款经营呀,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净资产收益率。其实上市公司再融资有时是为了降低经营风险,这恰恰是对股东负责的表现。
④与市盈率相配合
一般而言,要想持续提高净资产收益率是不太现实的。因为存在竞争,高净资产收益率会吸引竞争者,从而降低净资产收益率,使其趋于市场平均水平,而且随着企业经营规模增加,通常也需要有新的资金投入(新的厂房/原料/人员)。
如果净资产收益率保持不变的话,利润增长,就要靠净资产规模的增加。而如果没有外部资金投入的话,净资产规模的最大增加比例,就是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把赚到的净利润全部用于再投入。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企业利润的长期内在增长率,是不可能超过其净资产收益率的。
一些所谓高增长公司的风险在于,其净资产收益率的提高,很可能是暂时的。而通过新资金投入,可能维持一段时间的高增长的外表,并享受高市盈率。一旦行业周期变化,净资产收益率回复到长期的平均水平,再加下景气时的大投入往往效率会不高,很可能导致利润增幅/绝对值的下降。
比如,一家公司的净资产值是10个亿,总股本也是10个亿。一般情况下净资产收益率(roe)是10%,也就是净利润是1个亿。由于其利润增幅一般在10%左右,市场将其定位为“有潜力的低增长股”,给它25倍的市盈率,市值是1亿x25倍=25亿,相当于每股2.5元。
可是,随着行业景气,公司的roe提高到20%,净利润比原来增长了100%,达到2个亿。于是,市场将其定位为“高成长股”,以其100%的增长率,以peg来定价的话,给它个60倍市盈率不算过份,于是它的市值达到:2亿x60倍=120亿,相当于每股12元,股价上涨380%。
公司以这个市值,增发10%的股票,也就是募集120亿x10%=12亿的资金。于是,公司的净资产值增加到:原来的10亿+净利润2亿+新募集12亿=24亿。这时行业依然景气,但有所放缓,再加上新投入资金不能马上产生效益,公司roe下降到15%。但由于净资产规模增加,公司利润达到:净资产24亿x15%=3.6亿,比上年仍然增加了80%。公司的净资值达到:原来的24亿+3.6亿净利润=27.6亿元。
于是,市场更坚定了这个公司“高成长”的定位,再加上还有新投入资金产生效率的预期,大家认为以peg来说,给它60倍的市盈率都太低,应该给70倍。于是公司市值膨胀到:3.6亿x70倍=252亿,每股股价达到:252亿/11亿股(股本扩大了10%)=22.9元,又上涨了90%。
然而,随着行业过了景气周期,而一些新投入被证明未能产生预期的收益,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急速下降,甚至比景气周期前更低,只有8%。这时,公司的净利润是:27.6(净资产值)x0.08%=2.2亿元,比上年下降了接近40%。
于是市场大失所望,给它定位为“衰退公司”,市盈率只能给20倍。于是公司市值缩水到:2.2亿x20倍=44亿,每股股价变成:44亿/11亿股=4元。比高峰时的22.9元,下跌超过80%。不过,比当初的每股2.5元,还是上涨了60%。但这一涨幅中,很大一部分是由在高价位时,认购新股的投资者,新投入的资金所贡献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