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内部审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 1、进行有利益冲突的审计。审计这一活动与其他活动不同,其要求具有公平性、公正性、合法性和公开性。因此,当存在利益冲突时开展审计活动,其将是一个极大的道德违约行为。因此,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活动期间,就要注意对此类情形进行规避。
2、不遵守保密原则。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内部审计过程中获得的信息是不能随意对外泄露的,这时开展内部审计就要严格执行保密制度。切不能不恰当的将审计结果对外分享。因此,审计人员在开展内部审计过程中,就要遵守保密性原则,以身作则维护企业经营机密。
3、提交不完整或失实的工作底稿。审计工作底稿是形成审计报告的基础性文件,审计人员故意提交不完整或失实工作底稿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这在内部审计工作中是决对不允许的。因此,在开展内部审计期间,审计人员就要注意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漏洞进行如实、详尽记录,进而以确保为审计报告的出具打好前提基础。
二、1、计划,包括详细的日程计划及人员安排计划。
2、注意使用过程方法,按过程进行审核,如果是初次进行审核,应编制检查表
3、提问分开发式提问等提问方式,要注意对方回答问题的方式。
4、如果是业务相关部门要注意,即不能认为自己清楚而不提问,验证也不能趁机打击报复。
5、与职位高于自己的管理者谈话时,要注意提问的方式方法。
内部审计做事要冲在第一位,执行力必须是最高的,和老板的关系要如戴笠与介石般。但是所依据的东西必须不是自己制定的,这样就有人替我们挡在前面,我们是拿着别人的东西在审计,我们也是执行部门做内部审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做内部审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从一个角度讲,最大化的转移矛盾,借力打力,才能让自己受到的伤害最小,才能让我们长久的生存下去;从另一个角度讲,内审部门要做桥梁要做纽带,要承上启下要上通下达,把上峰的意图宣贯执行下去,把下面的问题和建议反馈上来。这就是太极的精髓。
内部审计要想做好,必须要发挥威慑力,有了威慑力,对方才能重视,在公司里地位才能上来,否则,连最基本的查错纠偏都没有人重视,何谈更高层次的发展。没人重视,再好的意见都是空谈。长此以往就没了方向。所以,审计审计,在国内,在现阶段,必须要以查错纠偏为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做什么都有效果,走到哪都受重视。一个有威慑力的审计部门,对老板来说,是不出鞘的宝刀,出鞘就要见血,目的是为了执行,尤其是越大的公司,执行力层层弱化,到了顶上,就难受的不得了。为什么这么说?管理者不希望听到下属说他错了,管理者愿意看到执行力,内部审计要有保驾护航的职能,先要执行,再提建议。因此在充确保公司上下执行力的基础上,依据实际情况提出审计建议,是较容易被接纳的。
审计人员也可能会陷入职业病的怪圈,看谁都有问题,看什么都可能不对劲。这是思想认识没上来,长此以往发展会受限。因此,无论和谁共事,和谁打交道,永远看着人家的优点和长处,看到好的才能学好,总是看阴暗面,我们的思想也会变得阴暗。
沟通,应贯穿于完整的审计流程的始终。沟通在内部审计中的重要性就不多说了
质量,是内部审计工作的生命,一份报告,基本的要求是:没有错字,连标点都需要认真核对,什么时候该用逗号,什么时候该用句号;用词需要经过认真仔细的推敲;格式需要上下一致。审计报告的形式必须是专业的,内容必须是简练易懂的,给管理层看的东西不可有太多的专业术语,要学会深入浅出,几句话就能说明说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把复杂的东西通俗易懂的说出来,才见真功夫。
审计报告有哪些基本内容?
一、根据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7号--审计报告,内部审计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审计概况、审计依据、审计结论、审计决定和审计建议。审计概况说明审计立项依据,审计目的和范围、审计重点和审计标准等内容。
审计依据:应声明审计是按照内部审计准则的规定实施,若存在未遵循准则的情况,应对其作出解释和说明。
审计结论:根据已查明的事实,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和内容控制所作出的评价。
审计建议:针对审计发现的主要总是提出的改进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建议。
二、1,审计报告的名称
2,审计报告送达人是谁
3,审计依据(为什么审计)
4,审计实施日期
5,审计查实的项目
6,审计运用的文件
7,审计定论的项目
8,报告日期
国企内部审计问题的整改建议怎么写?
国企内部审计问题的整改建议应当基于审计发现的问题和风险点来制定,以下是撰写整改建议的一般步骤和内容要点:
一、 **问题概述**:
1. 简要描述审计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包括但不限于财务不规范、内控缺陷、操作违规、管理不善等。
二、 **问题分析**:
1. 对每个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包括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范围、可能的后果等。
三、 **整改目标**:
1. 明确整改的目的和预期效果,比如提高财务管理透明度、强化内部控制、优化业务流程等。
四、 **具体建议**:
1. 针对每个问题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建议应当是切实可行的,能够有效解决问题。
2. 整改措施应包括但不限于:
(1)修订或建立相关制度和流程。
(2)加强员工培训和意识提升。
(3)优化或升级信息系统。
(4)增强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
(5)明确责任分工和问责机制。
五、 **实施计划**:
1. 为每项整改措施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时间表、责任人、所需资源和阶段性目标。
六、 **监督和评估**:
1. 建议设立监督机制,确保整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并定期评估整改效果。
七、 **报告和沟通**:
1. 建议定期向管理层和相关部门报告整改进展情况,并在必要时与外部利益相关者沟通。
八、 **持续改进**:
1. 强调整改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鼓励企业建立持续改进的文化和机制。
九、 **附件和支持文件**:
1. 提供支持整改建议的相关文件或资料,如流程图、制度文本草案等。
撰写时,应确保语言准确、逻辑清晰,整改建议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同时,应当考虑到国企的特殊性质,确保整改措施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内部审计报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根据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7号--审计报告,内部审计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审计概况、审计依据、审计结论、审计决定和审计建议。
审计概况说明审计立项依据,审计目的和范围、审计重点和审计标准等内容。
审计依据:应声明审计是按照内部审计准则的规定实施,若存在未遵循准则的情况,应对其作出解释和说明。
审计结论:根据已查明的事实,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和内容控制所作出的评价。
审计建议:针对审计发现的主要总是提出的改进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建议
审计里面可以出具哪些审计意见?
1、标准的无保留意见:审计师认为被审计者编制的财务报表已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并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者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2、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师认为被审计者编制的财务报表符合相关会计准则的要求并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者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但是存在需要说明的事项,如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及重大不确定事项等。
3、保留意见:审计师认为财务报表整体是公允的,但是存在影响重大的错报。
4、否定意见:审计师认为财务报表整体是不公允的或没有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
5、无法表示意见:审计师的审计范围受到了限制,且其可能产生的影响是重大而广泛的,审计师不能获取充分的审计证据。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