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账账务处理流程?
一、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分四步:
1、计提坏账准备;
2、确认坏账损失;
3、收回已经转销的坏账;
4、转回已经计提坏账准备;
具体的就是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大于“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按差额提取坏账准备。
企业提取坏账准备时,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本期应提取的坏账准备大于其账面余额,按其差额提取。
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经批准作为坏账损失。
已确认并转销的坏账损失,如果以后又收回,按实际收回的金额,借记“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科目。
二、1.期末计提或补提坏账准备时
借:信用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
贷:坏账准备
2.期末冲减多计提的坏账准备时
借:坏账准备
贷:信用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
3.实际发生坏账损失时,转销坏账准备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等
4.已确认并作为坏账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时
借:应收账款等
贷:坏账准备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等
计算公式: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的坏账准备金额-(或+)“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或借方)余额
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期末应收款项的期末余额×估计比例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坏账怎么处理?
一、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坏账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1. 确定坏账的计提标准,即在当年度的收入支出表中明确区分正常应收账款和坏账。
2. 确定坏账的计提时点,即在坏账发生时在财务报表中计提坏账损失。
3. 确定坏账的计提金额,即集中综合考虑坏账所涉及的多方面因素,如实际坏账金额、历史坏账结算情况及本期收回坏账的可能性等,并结合经济状况和行业情况灵活决定。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处理还只是坏账处理的理论上的基础,如何准确判断坏账,选择合适的坏账计提方式及合理的计提金额,还需要财务会计人员具备灵活的判断力和多方面的经验积累,以确保坏账处理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二、根据小企业会计准则,处理坏账的方法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1. 直接将坏账列为费用:当您确定某笔应收账款无法收回时,可以直接将其列为费用,减少应收账款的余额。这样做会直接影响利润表,减少净利润。
2. 采用坏账准备:另一种方法是设置一个坏账准备(也称为坏账准备金或呆账准备金)。您可以根据历史经验或其他可靠的依据,估计应收账款的一部分可能无法收回。将这个估计金额记录在坏账准备中。当确实无法收回某笔应收账款时,可以从坏账准备中扣除相应的金额。这样做可以平摊坏账的影响,减少对利润表的冲击。
无论您选择哪种方法,都需要确保遵守会计准则的规定,并保持一致性。建议您咨询专业会计师或财务顾问,以确保正确处理坏账并符合相关法规和准则。
烂账和坏账区别?
一、区别是所谓烂账、坏账是指银行通过审核放出的贷款,在到期后不能及时收回,或者根本收不回来,银行就会做坏账处理,而坏账又分为以下三种:
第一种:逾期贷款,贷款拖欠超过180天以上。
第二种:呆滞贷款,贷款拖欠超过3年。
第三种:呆账贷款,贷款人死亡或者逃跑。
二、烂账指的是陈年旧账,就是长时间一直没有归还的债务,这类指的是借钱人成功地拿到了款一直长时间未予归还的情况,烂账如果要追的话是可以追回来的。
而坏账指的是逾期后,银行对欠款人予以长时间多次催收未果后而将该笔债务作为呆账的行为,呆账是追不回来款项的,也就成为了坏账。
发生坏账怎么处理?
一、发生坏账处理:
1、直接转销法,是指在已确认坏账的情况下,将因坏账而形成的损失直接计入资产减值损失的坏账损失处理方法。此法适用于坏账损失金额不大、对当期损益影响较小的业务。一般情况下,应收账款数额不大、数量不多的企业,会采用直接转销法来处理坏账带来的损失。
2、坏账损失的备抵法,是指在应收账款形成之日起,就根据相应规定计提一定比例的坏账准备。当坏账发生时,只需从计提出来的坏账准备中冲抵即可。备抵法适用范围很广,大部分存在应收账款的企业都可以采用。
二、坏账处理是发生坏账时,财务要及时把该笔账务发生时间,地点以及以往交易记录绘制成相应的表格,并且通过分析,明确产生原因。
坏账的账务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
贷: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是指企业的应收款项(含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计提的,是备抵账户。企业对坏账损失的核算,采用备抵法。在备抵法下,企业每期末都要估计坏账损失,设置“坏账准备”账户。
坏账是指企业没办法收回,或者收回可能性极小的应收款项。
坏账发生情形:
债务人(欠债方)因故死亡,其遗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
债务人因故破产,其破产财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
债务人较长时期内未履行偿债义务(一般定义为三年),并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账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