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表本期金额和累计金额的区别?
一、利润表中本期金额和累计金额的区别是,本期金额是当月实现的利润,而累计利润是从一月份开始的累计实现的利润。企业每月发生销售收入后记入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月底将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利润表中的本期金额就取自总账本年利润科目。每月利润的累加就是本年累计金额。
二、答:本期金额是反映本期数据的金额,而累计金额是指年初至数据未的金额。
利润表填借方还是贷方?
一、利润表填借方。利润表填列的时候,填借方和贷方都是一样的,因为所有的损益类的科目到了月底都是需要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当中去的,所以所有的损益类科目的借方和贷方都是相等的,你这时候取数的时候,是取借方还是取代方都是一样的。
二、各类费用的借方发生额表示实际发生,贷方为转出,所以各类费用应该按借方发生额填列。但各类费用月末都要结转到本年利润中,期末余额为零,所以各类费用的借方发生额最终与贷方发生额相等,所以两边都是一样的。
编制步骤
1、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总帐及明细账,并进行账账核对、账实核对及账证核对。
2、保证所有会计业务均入账的前提下,编制试算平衡表,检查会计账户的正确性,为编制会计报表作准备。
3、依据试算平衡表损益类账户的发生额,结合有关明细账户的发生额,计算并填列利润表的各项目。
4、计算营业利润。是以营业收入为基础,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去公允价值损益)和投资收益(减去投资损失)计算出营业利润。
5、计算利润总额。是以营业利润为基础,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计算出利润总额。
6、计算净利润(或净亏损)。是以利润总额为基础,减去所得税费用,计算出净利润。
7、检验利润表的完整性及正确性,包括表头部分的填制是否齐全、各项目的填列是否正确、各种利润的计算是否
利润表里的科目有什么?
一、1、利润表里科目主要有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等。
2、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由于它反映的是某一期间的情况,所以又被称为动态报表。
二、利润表科目由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税前利润、减:所得税费用和净利润组成,可以帮助企业理解财务状况,控制成本,改善工作效率,并进行经营分析,从而提高企业绩效。
利润表怎么填写?
一、利润表的填写要根据账上的收入开支核算出来填写,比如每月收入多少,支出多少,费用成本多少,税金这些都要算支出里。根据实际发生金额来填写。
二、利润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利润表反映发生额项目的金额包括本期金额和上期金额,其中上期金额应根据上年同期利润表的本期金额栏的金额填写。本期金额应根据损益类科目结账前的余额填写。
三、利润表是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反映,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当前财务状况。填写利润表需要准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数据,采用简单累计方式,以确定全部收入、全部费用的差额,即为企业的利润或亏损。
利润表怎么做?
一、编制利润表(也称为损益表)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1. 收入部分:
- 列出您的销售收入:将您的主要产品或服务的销售收入列出,并确定每个项目的金额。
- 其他收入:如果您有其他来源的收入(如租金收入或投资收益),请将其列出。
2. 成本和费用部分:
- 直接成本:列出与您的产品或服务直接相关的成本,如原材料、制造成本等。
- 营业费用:列出与日常运营相关的费用,如租金、工资、广告费用等。
- 折旧和摊销:将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和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列出。
- 其他费用:包括利息支出、税费等其他费用。
3. 计算利润:
- 将销售收入减去直接成本得到毛利润(销售收入 - 直接成本)。
- 将毛利润减去营业费用、折旧和摊销以及其他费用,得到运营利润(毛利润 - 营业费用 - 折旧和摊销 - 其他费用)。
4. 其他项目:
- 列出非经营性收入或费用:如非常规收益或损失。
- 计算税前利润:将运营利润加上非经营性收入或减去非经营性费用。
- 减去所得税:根据适用税率计算所得税,将税前利润减去税费。
5. 净利润:
- 减去所得税后,得到净利润(税前利润 - 所得税)。
确保按照财务会计原则和税务规定准确计算和归类各项收入、成本和费用。
二、第一步,以营业收入为基础,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去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和投资收益(减去投资损失),计算出营业利润。
第二步,以营业利润为基础,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计算出利润总额。
第三步,以利润总额为基础,减去所得税费用,计算出净利润(或净亏损)。
第四步,以净利润(或亏损)为基础,计算每股收益。
第五步,以净利润(或亏损)和其他综合收益为基础,计算综合收益总额。
利润表各项目均需填列“本期金额”和“上期金额”两栏。其中“上期金额”栏内各项数字,应根据上年该期利润表的“本期金额”栏内所列数字填列。“本期金额”栏内各期数字,除“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项目外,应当按照相关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