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回应自燃,特斯拉有自燃险吗?
有的。
即使自燃是属于汽车保险的赔偿范围,保险公司也只会在赔偿额度范围内进行赔偿,超出赔偿额度的损失是需要车主自行承担的。
在汽车自燃事件频发之后?
在最近发生两起引人关注的汽车自燃事件后,特斯拉正在推出所有Model S和Model X车型的软件更新。该汽车制造商表示,其是“出于高度谨慎的目的”而发布更新。
此次更新将改变汽车电池管理软件中与充电和热控制相关的一些设置,尽管该公司没有进一步详细说明。(特斯拉电池管理系统的软件是该公司最严密保密的商业机密之一。)
该软件更新发布在亚洲发生数起特斯拉汽车自燃事件之后。4月份,一辆Model S在上海一个地下车库内起火燃烧。过程被安全摄像头捕获,镜头迅速传播开来。特斯拉派出一个小组调查这起事件,但尚未公布任何调查结果。就在本周,另一辆Model S在香港一个停车场冒烟并起火。
在过去的几年中,涉及特斯拉电池的火灾引起了很多关注,这让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感到沮丧。他经常指出内燃机汽车发生火灾的频率,并声称特斯拉的汽车 “起火的可能性比内燃机汽车低了500%”。
与自2013年以来发生的大约20起事件不同,最近发生的两次火灾最突出的是,这些汽车是在停放时起火时。事故发生后车辆起火有点常见,大多数涉及特斯拉的火灾发生在严重事故之后。但这些涉及汽车电池自燃的新事件似乎已经引发了特斯拉的行动。
该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当我们继续调查根本原因时,出于谨慎的考虑,我们正在修改Model S和Model X车辆的充电和热管理设置,今天开始推出的无线软件更新将有助于进一步保护电池并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该公司此前至少两次推出了软件更新,以帮助遏制火灾。2016年,特斯拉在Model S在挪威引发火灾后发布了“在充电期间提供额外安全性”的软件更新。2013年,特斯拉推出了一项更新,提升了Model S在高速行驶时的行驶高度,以降低碎片破坏电池组的风险。在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对多个特斯拉火灾进行调查之后,这一更新发生了。在特斯拉决定为其电池组增加更多物理保护后,该机构在2014年完成了调查。
电动车该如何避免悲剧发生?
此前,关于上海某小区一辆停在地库的特斯拉Model S发生自燃,一时间关于特斯拉电池及热管理系统的安全问题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而后,马斯克用一次发布会将全球的目光从安全问题转移到了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神话”上;与此同时,特斯拉推出新款的Model S和Model X宣布配备新的动力传动系统、悬架,让其续航里程、自适应空气悬架以及充电速度表现均有改进。那么,新的自动驾驶技术以及新款车型到底有何过人之处?
特斯拉在“特斯拉投资者日”上发布了特斯拉自主研发的自动驾驶芯片,马斯克将其称之为“客观上世界上最好的芯片”,貌似成功转移了自燃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从2017年至今,关于特斯拉自动驾驶芯片的传言从未间断;而今特斯拉的自研芯片成功,也成功甩掉了此前自动驾驶芯片供应商英伟达。据马斯克说,3月20日以后生产的Model S和Model X,以及4月12日以后生产的Model 3都已经安装了最新的硬件;市面上已经售出的车辆将采取后装的方式装载完全自动驾驶功能。
其实在电动车技术方面,特斯拉确实有过人之处;从此次公布的自动驾驶芯片数据来看,相比此前英伟达供货产品性能提高了2000%。的确,特斯拉再次向世人证明了“完全有可能实现L4级自动驾驶”;理论上而言,特斯拉在完全自动驾驶技术上基本已经排除万难,唯一能够撼动这一局势的,恐怕只有Autopilot的实际事故案件;但是特斯拉Model 3实现完全自动驾驶的视频,似乎给了消费者一颗定心丸。
从特斯拉公布了Model 3实现完全自动驾驶的视频来看,视频中显示:在开始阶段,安全工作人员通过Model 3的操控杆确认了计划行驶路线;接下来,自动驾驶系统完全接管了这辆车,控制车辆的转向、加速、制动和信号,而不需要任何驾驶员输入;这辆车完成了整个路线,最后自动停在了停车场。整个过程中,安全工作人员都没有触碰方向盘,而特斯拉发布的视频中的Model 3,正是使用的特斯拉最新的V3版本自动驾驶硬件。
在公布“客观上世界上最好的芯片”后,特斯拉随即发布了旗下两款高端车型Model S以及Model X的改款车型。另外,两款车型也同样上线了标准续航版,原有两个版本的售价也进行了调整;特斯拉Model S售价区间变为72.28-84.07万元,特斯拉Model X的售价区间变为73.71-85.51万元。新车型将在特斯拉美国福利蒙特工厂生产,目前这两款新车型都已经在特斯拉官方上开启了预订,其交付时间为下个月。
相比现款车型,新款的特斯拉Model S/X搭载了全新的电驱动系统;该系统中引入了永磁同步电机、碳化硅电子元件;并且改良了现款车型系统的润滑、冷却、轴承和车轮等设计,以至于新款车型的能量效率提升到了93%以上,所以在电池容量不变的前提下,新车的续航里程却显著提升。
虽然特斯拉的自燃事件逐渐被上升到整个新能源行业的高度,也不得不承认,在当下的时间里,新能源汽车每一次负面消息,都会严重影响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但是不管是在自动驾驶系统,还是在底层技术的开发上,特斯拉都让我们看到了它独到的魅力。那么大家会选择遗忘特斯拉的“自燃”事件,从而继续选择特斯拉的“技术”么,一切恐怕要交给市场来给出真实答案?
谁来收场特斯拉蔚来们电池自燃之殇?
【导语:特斯拉和蔚来两起电池燃烧事件将4月22日定格为电动汽车的黑色星期一。这一天,是考验电动汽车公司公关能力的一天,或许也是改变历史的一天。在新能源市场渐入佳境的今天,特斯拉蔚来如何收场电池自燃之殇甚至可能关系到新能源汽车接下来的市场行情。】
撰文|张大川/编辑|钱 蕾
特斯拉和蔚来两家电动车领域的新贵在4月22日这天几乎同时被爆出了着火的新闻。特斯拉是21日晚间在车库自燃,并且殃及了旁边的两辆豪车;蔚来则是在车辆维修的时候发生着火,目前原因仍然有待调查。值得深思的是,这并不是个案。初步统计,在全球范围特斯拉S/X系列电动车已经发生接近或超过50起。电池安全问题是电动汽车绕不过去的一个槛。特斯拉蔚来如何收场电池自燃之殇甚至可能关系到新能源汽车接下来的市场行情。
网络上的调侃或黑化并不能解决问题,对于主机厂来说,凭借自己对产品更更程度的了解优势,给出一个对于各方能够交代的解释,至关重要。如果对相关案例不闻不问,甚至置若罔闻,一旦相关案例接二连三地出现后,必然会引起国内消费者的强烈反弹,影响销售还是最轻的结果,对于企业声誉及公信力的伤害就是持续性的。特斯拉也好,蔚来也罢,不比大众、通用,百年车企的积累让其有足够的资本来应对各种挑战。在如今互联网+的社会里,一个偶然事件毁掉一家新兴车企并非危言耸听。前车之鉴是,当年叱咤风云的韩国巨头三星,也曾因Note手机着火案例,不仅拱手让出大量的手机市场份额,时至今日都依然未能摆脱阴影,几乎再无翻身的可能,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把关产品研发及质量控制
虽然燃油车也有自燃的案例发生,但这些案例里的自燃,更多地是由于电器电路方面的问题而导致。而对于电动车来说,由于搭载了大量的锂电池,并有高压电的存在,因此自燃或者说碰撞之后着火的概率相对而言就会更大,这点毋庸置疑,没有必要否认。对于车企来说,要做的就是要向消费者来证明,他们采取了什么样的安全措施来将着火的概率降到最低,甚至低于传统的燃油车。作为新生事物,电动车车企需要要用更高的标准来检视自己的安全性。从相关新闻里面可以看到,接二连三的电动车出现着火,其中不一定存在一定的必然联系,但有一点可以得出的论断:国人对于电动车着火的关注程度更高。
此外,对车辆进行更为充分的验证致关重要。这个验证不光包括有多少的实车行驶里程,还需要去参考比对传统车企的验证方法。通用也好、大众也罢,其在遇到很多问题的时候有信心敢于去否认的原因,就在于其自身通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产品开发经验,积累相当多的宝贵经验,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论来发现很多新技术存在的缺陷。而这个是传统车企相比于造车新势力来说最大的优势所在。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这方面其实存在一定的不足。
所以对于特斯来或者国内的造车新势力来说,有时候在面临产品上市或者交付压力的时候,还是需要稳一稳。在测试标准上,还是需要向传统车企来进行虚心学习。毕竟汽车不是互联网产品,死机了大不了重启再来,人命关天,轻率不得。
政府监管要有所作为
波音空难后,东航董事长刘绍勇在看到波音737MAX8的接连两起的事故后,以自己一个多年飞行员的经验和对飞机专业知识的了解作为基础,果断提议民航总局率先停飞该型机型,并引来各国纷纷跟进,最终形成一个全球性的压力给到波音。后来通过内部调查,波音CEO也承认相关机型在控制系统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对于特斯拉这样的案例,国内的有关监管部门应该行动起来,更深地进行相关的调查,协调各个专业口的专家,给出一份具有信服力的报告到全社会。如果特斯拉的自燃或者说其国外的电动车着火案例不是个例,主机厂方也存在一定的可以提升电池安全性能的措施可以来做的,那就要主动给予主机厂更多的压力。所以说,特斯拉的自燃案例也给我们的政府监管部门以及相关政府检测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监管不止是表面上检查审核,还要去深入分析产品性能及控制措施上的缺陷,通过自身具备更强的专业知识来挑战主机厂,守护我们消费者人生安全的最后一道保障线。
禾颜阅车点评:
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如果画一个圈,代表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圆圈之外是自己未知的领域。当这个圈越大,代表我们知道的越多的同时,这个圈所触碰到的未知也就越多。对于新技术,应该用心呵护,但包容不代可以对电动车自燃置若罔闻。无论是哪方面原因,主机厂都应该大方承认,敲响更多企业在电动汽车的安全方面的警钟。其实,不仅是电动车,传统燃油车也不乏自燃的案例,而传统汽车的措施是后期给到足够的补偿并配置相应的保险。电动汽车企业必须直面这个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案。如果是由于研发经验方面的缺失导致的共性的问题,那就不是一纸声明可以解决那么简单的了。
THE END
为什么还是多数人会选择购买的车子呢?
因为你看着这些嘈杂的新闻 最后的经验就是 国产的新能源车 是不值得相信的 一家家都在特斯拉公开专利后 才制造出来电动车 却一家家都在大吹猛吹 关注的都是内饰啥的投资源就能搞定的非技术弯道超车 人可以当几次傻子 但一直当傻子 就是这些把人当傻子的人 太傻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