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正好有空,就跟大家唠唠我之前弄明白“营业费用”这摊子事儿的过程。不是啥高深理论,就是我自己瞎琢磨、动手扒拉出来的一点经验。
事情是这样的,之前帮朋友看他那个小工作室的账,本来以为挺简单,结果他问我:“你看我们这个月的‘营业费用’是不是有点高?” 我当时就有点懵,啥叫“营业费用”?平时自己记账,就是进多少出多少,哪有这么个说法。
没办法,硬着头皮得上。我就先从最笨的法子开始,把他那一堆乱七八糟的发票、单子全扒拉出来。什么吃饭的、打车的、买办公用品的、给销售提成的、发工资的、交房租水电的,全混在一起,看得我头都大了。
第一步,我先试着分分类。 我寻思着,这钱花出去,总得有个名目?不能一锅粥。我就想,哪些钱是为了把东西卖出去花的?哪些钱是就算不卖东西,这工作室开着门也得花的?
然后我就开始动手了:
- 那些给销售人员发的工资、奖金、提成,还有跑业务请客户吃饭、送点小礼物的钱,这肯定是跟卖东西直接相关的。
- 还有,为了推销产品,搞活动、印传单、在网上打打小广告花的钱,这也算。
- 东西卖出去了,得给人家运过去?那运输费、打包的包装费,这也得算进去。
- 有时候还得给产品上个保险,怕路上出问题,这个保险费也算。
我把这些都归拢到一块儿,感觉像是“为了卖东西花的钱”。
接着我又看剩下的:
- 办公室的房租,一个月一交,雷打不动。
- 水电费、网费,这也是每个月都要出的。
- 除了销售,还有管行政、管后勤的人?他们的工资、福利(比如社保、公积金啥的)。
- 买办公用品,比如纸、笔、文件夹。
- 打印机、电脑这些东西旧了,会坏,得修理,或者时间长了,价值越来越低,有个叫啥“折旧”的,好像也算。
- 有时候大家出个差,那差旅费,车票住宿啥的。
- 还有请人来打扫卫生的费用,这也得算。
这部分钱,感觉更像是“为了让这个工作室能正常开门、维持运作花的钱”。
扒拉到这儿,我大概有点数了。原来他们说的“营业费用”,不是一个单一项目,是好几类费用的总称。主要就是我上面分的那两大块:
一块是为了卖东西(销售环节)
像是广告费、运费、包装费、销售人员的工资提成、搞促销活动的钱等等。
另一块是为了公司能开下去(管理环节)
像是办公室租金、水电、行政人员工资福利、办公用品、修理费、差旅费这些。
基本上,就是除了你买原材料、生产产品那些直接成本之外,在经营过程中为了卖东西和维持公司运转花掉的各种钱。
搞明白这个之后,再回去看朋友那个账单,就清晰多了。一项一项对着看,哪些是销售相关的,哪些是管理相关的,哪些是必须花的,哪些是可能省下来的,心里就有谱了。虽然还是挺繁琐,但至少不再是一头雾水。
这就是我当时自己琢磨“营业费用”这事儿的整个过程。可能不太专业,但对我自己来说,这么一梳理,以后再碰到类似的问题,就知道从哪儿下手了。分享给大家,希望能有点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