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记账实践过程
说起记账这事儿,我一开始也挺头疼的。老觉得钱不够花,月底一看账单,钱都跑哪儿去了?完全搞不明白。后来寻思着,不行,得记账,看看自己到底把钱都糟蹋在哪儿了。
最早的时候,我跟风下了好几个记账软件。那时候手机应用商店里一搜一大堆,什么“闪电记账”、“鲨鱼记账”之类的,看着都挺唬人,功能介绍说得天花乱坠,图表、分类、预算,感觉用了就能立刻变身理财达人。
我就挑了个看起来界面最顺眼的开始用。刚开始几天还挺有新鲜劲儿,买了瓶水、吃顿饭,赶紧掏出手机,咔咔一顿点,选分类、填金额,有时候还得备注一下。坚持了一周,我就烦了。
- 太麻烦了:每次花钱都得记,有时候忘了,过后想补,又记不清具体多少钱,或者干脆懒得补了。
- 分类太细:什么早餐、午餐、晚餐、零食、饮料……搞得我头都大了,有时候买个东西,都不知道该往哪个类里塞。
- 感觉像任务:记个账跟上刑似的,完全没有乐趣,反而成了负担。
结果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记了几笔就放弃了。看着那软件里零零散散的数据,压根儿没用,分析不出个所以然来。后来我又试过别的软件,结果都差不多,都是开始热情高涨,不了了之。
后来我是怎么做的
瞎折腾了几次之后,我算是明白了,对我这种懒人来说,那些花里胡哨的功能没啥用,关键是要简单、能坚持。
我就琢磨着,得找个最不费劲的方法。后来我试了两种:
第一种,用手机自带的备忘录或者一个极简的记账App。 不追求分类多细,就弄几个大类:
- 吃喝: 所有跟吃有关的,甭管是买菜、下馆子还是买零食。
- 交通: 公交、地铁、打车、油费啥的。
- 日用: 洗发水、牙膏、纸巾这些。
- 固定开销: 房租/房贷、水电煤气、话费网费。
- 偶尔买衣服、娱乐或者人情往来啥的,不好归类的就放这儿。
每天晚上睡觉前,花个两三分钟,大概回忆下今天花了啥,快速记几笔。不用特别精确,知道大概其就行。比如今天吃饭大概花了一百,交通费二十,就这么记上。
第二种方法,更狠,直接用电子表格。 在电脑上或者手机WPS里建个简单的表格,就三列:日期、项目(简单写写是啥)、金额(支出写负数,收入写正数)。月底用个求和公式,或者筛选一下看看各项大概多少钱。
我现在主要用第一种稍微改良,找了个特别特别简单的App,就只有输入金额和选个大分类的功能,别的啥都没有。关键是养成了习惯,每天或者每两天肯定会打开记一下,因为操作简单,没啥心理负担。
这样坚持下来,虽然数据没那么“漂亮”,也没啥复杂的图表,但月底一看,心里大概就有数了。,这个月吃饭好像超了点,下个月少下几次馆子。,这个月买衣服花了这么多,下个月得控制。对我来说,这就够了。 记账的目的不是为了做财务报表,就是为了让自己对钱的去向有个基本的了解,别再稀里糊涂地月光。
所以说,记账这事儿,关键不在于工具多牛,而在于找到一个你能长期坚持下去的简单方法。别一开始就给自己太大压力,非要记得多详细多完美,那样多半会放弃。从简单开始,养成习惯最重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