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就来跟大家唠唠我备考中级会计师那会儿,是怎么跟那些个考试试题“死磕”的。这玩意儿,说难不难,说简单也真不简单,尤其是我这种底子不算特扎实的,真得下点功夫。
第一步:先搞明白要考试题长啥样
刚开始备考的时候,我有点一头雾水。教材那么厚,知识点那么多,从哪儿下手?我就琢磨着,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去看真题。你想,考试考什么,怎么考,真题里头体现得最清楚。我就上网到处搜罗,找那些靠谱点的论坛、学习群组,希望能找到点儿真题。那时候真是,看到“中级会计师历年真题”几个字,眼睛都放光。
下载下来一看,嚯,题型还挺多,单选、多选、判断、计算分析、综合题,每个科目侧重点还不一样。《中级会计实务》那计算量,《财务管理》那些公式,《经济法》那些条条框框,都得适应。
第二步:亲手做题,感受难度
光看肯定不行,必须得自己动手做。我就找了最近几年的几套卷子,先拿一套出来,老老实实地,掐着时间做。不翻书,不查资料,就当是真实考试。第一次做下来,那感觉,怎么说?有点受打击。好多知识点看着眼熟,真做起来就拿不准,特别是那些综合题,一个不小心就掉坑里了。
做完一套,我就仔仔细细地对答案。错在哪儿,为什么错,相关的知识点是都得弄明白。我专门准备了个错题本,把做错的题,尤其是那些反复错的,或者自己觉得很经典的题,都抄下来,旁边写上自己的分析和正确的解题思路。
第三步:分析找规律
做了几套题之后,我发现光闷头做也不行,得学会分析和总结。我开始留意哪些知识点是高频考点,哪些题型每年都会出现,出题老师喜欢在哪些地方设置陷阱。比如,《中级会计实务》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报表、所得税这些肯定是重点;《财务管理》的那些估值模型、资本成本计算也跑不了;《经济法》的合同法、公司法更是常客。
我还注意到一个事儿,就是网上有时候会流传一些所谓的“考生回忆版”试题。这些东西,可以参考,但不能全信。毕竟是回忆的,准确度肯定有折扣。我主要是用它们来感知一下当年考试的大概方向和重点,但真正的复习还是得依赖官方教材和那些比较权威的、完整的历年真题。
我那段时间,基本上就是:
- 定期做套题:保持手感,模拟考试环境。
- 专项突破: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比如某个章节、某种题型,找专门的练习题来做。
- 反复看错题:错题本就是我的宝库,考前翻来覆去地看。
- 回归教材:做题遇到模糊的知识点,立刻翻书查阅,把相关章节再仔细过一遍。
这个过程挺枯燥的,有时候做题做到头昏脑胀。但没办法,要想顺利通过,就得这么一步一个脚印地来。看到自己做的题正确率一点点提高,对知识点的理解越来越深,那种成就感还是挺足的。
的一点感悟
现在回过头看,大量地、有针对性地练习考试试题,绝对是备考中级会计师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它不仅能帮你熟悉考试形式,还能让你查漏补缺,精准定位自己的薄弱环节。做题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做题掌握知识点,提高应试能力。做完题之后的分析和比做题本身更重要。
这就是我当时跟中级会计师考试试题“斗智斗勇”的一点实践记录,希望能给正在备考或者打算备考的朋友们一点点小小的启发。加油干!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