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儿今天得空,跟大家嘮嘮我最近跟沈阳市财政局打交道的这点事儿。也不是啥大事,就是一些工作上的对接和学习,但琢磨琢磨,也算是一段挺实在的实践经历了。
起因:工作需要,得摸清门道
事情是这样的,我工作上有些业务需要跟财政口这边对接,特别是涉及到一些最新的政策解读和办事流程。咱干活的,最怕的就是政策不熟、流程不清,那不就耽误事儿嘛我寻思着,与其等遇到问题抓瞎,不如主动去了解了解沈阳市财政局这边最新的动态和要求。
我的实践步骤:一步一个脚印
第一步:先“逛网”打基础。
我这人比较实在,第一反应就是去他们官方的渠道看看。现在都信息化了嘛很多东西网上都公开。我就打开电脑,搜了沈阳市财政局的官方网站。别说,信息还真不少。什么“公开招聘博士人才面试公告”、“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支出情况”、“市级福利彩票公益金筹集使用情况”,还有各种通知、解读。
我重点关注了几个跟我工作相关的版块:
- 政策法规类:比如我看到了《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和《会计软件基本功能和服务规范》的通知。这些都是硬骨头,得啃下来。虽然不是直接制定者,但了解这些规范对我们理解整个财务体系的运作很有帮助。
- 办事指南类:虽然我这回不是具体办什么证或许可,但也顺道看了看,比如“会计人员信息从外市调入沈阳操作流程”这类,想着以后万一有同事需要,也能提供点信息。
- 通知公告类:这里面就有一些最新的动态,比如“政府采购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和应对疫情的通知”,还有“市本级政府采购采购人绩效考核工作方案”之类的。这些能让我感知到他们近期的工作重点。
我把一些重要的文件都下载下来,打印出来,没事就翻翻,划划重点。有些文件写得比较官方,一开始看确实有点枯燥,但耐着性子看下去,还是能梳理出不少有用信息的。
第二步:电话咨询与请教。
光看文件有时候还是不够的,有些细节或者实际操作中的疑问,文件里可能体现不出来。这时候我就采取了“笨办法”——打电话咨询。我找到了他们网站上公布的相关业务科室的联系方式,针对我不太明白的几个点,提前整理好问题,然后鼓起勇气打了过去。
一开始还挺忐忑的,怕人家忙,或者觉得我问的问题太初级。但实际沟通过程中,接电话的工作人员态度都还挺对于我的问题也尽量给了解答。有时候可能一下也问不到最核心的经办人,但多问几句,总能找到方向。
除了官方咨询,我还请教了一些在沈阳本地做财务或者相关工作的朋友、前辈。他们毕竟有实际操作经验,能给我一些书本上、文件上看不到的“实战技巧”和注意事项。比如某个系统申报的时候哪个节点容易出错,某个材料准备的时候有什么特别的要求等等。
第三步:整理消化,形成自己的理解。
收集了这么多信息,如果不整理消化,那就是一堆乱麻。我把我看到的文件、咨询到的信息、朋友给的建议,都汇总到一起,按照业务模块或者办事流程,重新梳理了一遍。哪些是原则性的规定,哪些是具体的操作步骤,哪些是需要特别注意的风险点,我都做了标记。
比如,对于那个“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我就结合我们单位现在用的财务软件,对比了一下,看看哪些地方需要调整,哪些功能可以更好地利用起来。对于政府采购的政策,我也会思考,如果将来我们单位有采购需求,应该怎么去对接,怎么才能更规范、更高效。
实践下来的一点感悟
主动学习真的很重要。 政策和规定总是在变的,你不主动去了解,就很容易掉队。这回主动去研究沈阳市财政局的相关信息,虽然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但感觉心里踏实多了。
官方渠道的信息是最权威的。 虽然有时候看起来比较“干”,但准确性有保障。在吃不准的时候,还是要以官方发布为准。
再者,多方求证,勤于沟通。 看文件和实际操作之间有时候会有差距,多问问,多跟有经验的人交流,能少走很多弯路。现在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也比以前强多了,只要咱态度诚恳,一般都能得到帮助。
财政工作真是千头万绪。 从他们发布的各种信息来看,什么人才招聘、资金管理、政策制定、信息化建设、支持企业发展、乡村振兴等等,涉及的面太广了。这也让我对财政工作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确实不容易。
这回围绕“沈阳市财政局”相关信息的学习和实践,对我来说是一次挺有价值的经历。虽然只是“管中窥豹”,但确实让我对如何获取和理解政府部门信息有了一些心得。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就知道该从哪些方面入手了。希望我这点不成体系的分享,能给大伙儿一点点启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