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考会计师资格这事儿,我还真有点心得想跟大家伙儿唠唠。真不是吹,从一头雾水到把证拿到手,每一步都是自己摸索过来的。
为啥突然想考会计证?
我也没奔着什么“师”去,就是觉得工作上好像懂点会计挺有用的,有时候看报表、跟财务对接,总感觉隔着一层纱。再加上身边有朋友考了个初级,说也不是特别难,我就动了心思,寻思着自己也整个试试。
摸索报名条件和流程
第一步,我先上网使劲儿搜。 那会儿我就知道个“会计证”,具体是有几种,完全没概念。搜了半天才明白,,原来现在常说的是“初级会计职称”,以前那个“会计从业资格证”已经取消了。还有更高级的,像中级、注册会计师(CPA),那些感觉离我太远,我寻思就从初级开始,脚踏实地。
然后我就重点研究这个初级会计的报名条件。网上都说得挺清楚的:
- 得是个守法公民,这没啥说的。
- 学历要求不高,高中毕业(包括中专、职高、技校)就行。我大学毕业,这条妥妥的没问题。
- 还有就是年龄,一般都说要满18周岁,我也符合。
看了一圈,觉得自己条件都够,心里就有底了。
接着就是报名流程。这个得盯紧官方通知,一般都是在“全国会计资格评价网”或者各地财政局的网站上报名。我记得我那会儿是每年有固定的报名时间,错过了就得等下一年。流程倒不复杂,就是在网上填个人信息、上传照片、选择考区,然后缴费。关键是信息别填错了,照片也得按要求来,不然审核通不过就麻烦了。
备考的那些日子
报完名,接下来就是硬仗——学习了。初级会计考两门:《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
我先去买了官方教材,那两本绿皮儿书,看着就挺厚实。一开始自己翻,感觉《初级会计实务》还有点数字和逻辑,但《经济法基础》就头大了,全是条条框框,背起来真要命。
后来我找了点网课跟着学。老师讲得比自己看书系统多了,能把知识点串起来,还教一些记忆方法。我基本上是白天上班,晚上回家就挤时间看视频、做笔记。周末更是整天泡在学习里。
做题也非常重要! 我把教材后面的练习题都做了一遍,然后又买了专门的习题册和模拟卷。尤其是临近考试那一个月,天天就是刷题,找出错的地方,再回去翻书看知识点,反反复复地巩固。
那段时间,真是除了工作就是学习,朋友约饭都推了好几次。有时候学到半夜,眼睛都睁不开了,但一想到报名费都交了,不坚持下去太亏了,就又咬咬牙继续。
上考场和等待结果
考试那天,我还挺紧张的。提前把准考证、身份证都准备考试形式是机考,都是选择题、判断题、不定项选择题这些客观题。两门课是连续考,或者分上下午,具体看当地安排。
答题的时候就一个字:稳。 遇到会的就赶紧做,遇到拿不准的就先跳过,别在一道题上死磕。时间分配也很重要,别前面太慢,后面题没时间做完。
考完出来,感觉整个人都虚脱了,也不知道考得怎么样,就是一种“终于结束了”的解脱感。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成绩。那段时间真是天天刷官网,看看有没有出成绩的消息。
成绩出来那天,我记得我手都有点抖。当看到两门都过了的时候,别提多激动了!感觉这几个月的辛苦都没白费。
一点小总结
整个过程下来,我觉得考会计资格证,是下定决心,然后就是找对方法,坚持下去。报名条件这些硬性规定要先了解清楚,别白忙活一场。学习的时候,教材是根本,配合网课和大量练习题,效果会更时间管理也很关键,特别是对我们这种上班族来说,只能挤时间学。
现在想想,虽然过程挺折腾,但拿到证那一刻,还是挺有成就感的。也算是给自己增加了一项技能!希望我这点实践记录,能给想考会计证的朋友们一点点参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