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深圳这个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我可太有发言权了,毕竟是亲身肉搏过来的。
想当年,我还在琢磨着换个行当,寻思着找个稳定点的技术活儿。那时候也是听朋友念叨,说会计这行当,入门门槛不高,考个证就能敲开门,而且深圳这边机会也多。一听觉得有道理,就下定决心去试试水。
第一步,那肯定是打探消息。我先是上网一顿猛搜,看看深圳这边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到底是个啥章程。那时候查到的信息,跟我后来实际经历的也差不多,主要就是考三门课:
-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这个顾名思义,就是讲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有做会计得有的职业操守。死记硬背的东西不少,但都挺基础的。
- 《会计基础》:这门课算是核心了,讲的是会计的基本原理、科目怎么设、账本怎么记、报表怎么看这些。对我这种零基础的来说,一开始有点懵,什么借贷的,得好好琢磨。
- 《初级会计电算化》:这个就比较实用了,教你怎么用电脑软件来做账。当时深圳这边已经很普及电脑做账了,所以这门也是必考的。
知道了考下一步就是报名了。深圳这边报名一般都有个官方的财政局网站或者指定的报名点,我记得我是先在网上填了资料,然后好像还要现场确认一下,缴费。流程不算太复杂,按着指引一步步来就行。
然后就是最头疼的备考阶段了。看书容易犯困,所以就去报了个培训班,也买了些辅导书和习题。每天下班回家,吃完饭就雷打不动地开始学习。财经法规那科,我就把重点法条一条条抄下来,反复背。会计基础,就多做题,特别是那些分录题,做多了就有感觉了。电算化稍微轻松点,上机操作练几遍,熟悉软件功能就差不多。
那段时间,真是两点一线,除了上班就是学习,周末也基本泡在图书馆或者培训班的自习室里。有时候学得头昏脑胀,也想过放弃,但一想到报名费都交了,书也买了,不坚持下去太亏了,就又咬咬牙继续啃书本。
终于到了考试那天。深圳的考点还挺多的,我被分到了一个学校的机房。考试是无纸化的,全程在电脑上操作。三门课可以连着考,也可以分开报名分次考,我当时为了一鼓作气,就三门一起报了。进考场前还有点小紧张,毕竟准备了那么久。
考试的时候,时间还挺紧的。特别是会计基础,计算和判断都得快。电算化操作题也得手脚麻利。考完一门,稍微喘口气,就接着下一门。我还记得当时考完所有科目,点击提交试卷那一刻,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好在当场就能出成绩,屏幕上显示三科都“合格”的时候,我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几个月的辛苦都没白费。
拿到那个小本本(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之后,心里还是挺踏实的。虽然听说后来这个证书取消了,变成了考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科目也变成了《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跟我那时候考的有点不一样了。但我那会儿的经历,就是这么一步步走过来的,从决定到了解,再到报名、备考,3上考场拿到结果,整个过程现在回想起来,也算是一段挺充实的记忆。
不管是什么考试,只要你下定决心,认真去准备,一步一个脚印地学,通过肯定没问题。我这过来人的经验,希望能给后来人一点点启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