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聊聊这个“预计净残值率”是个啥玩意儿,以及我是怎么把它算出来的。这东西听着好像挺高大上,扒拉明白了,也就那么回事儿。
我记得那是好几年前了,当时我还在一家制造业公司打杂,刚接手固定资产这块儿。有一天,老板突然把我叫到办公室,指着一堆新采购回来的机器设备清单说:“小王,这批设备的折旧得做起来,那个预计净残值率,你给我核一个出来。”
我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啥是“预计净残值率”?以前光听说过“净残值”,就是东西用到报废了,还能卖俩钱,那“率”又是怎么个算法?这不是为难我胖虎嘛
没办法,硬着头皮也得上。我先是跑去问我们财务大姐,大姐当时忙得脚不沾地,就甩给我一句:“不就是预计净残值除以原值嘛具体净残值怎么估,你自己琢磨!”得,等于没说。
然后我就开始上网扒拉资料,搜出来的东西五花八门,有的公式写得贼复杂,有的又说得太笼统。我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总算捋出点头绪了。
我的实践步骤是这样的:
第一步:搞清楚啥是“预计净残值”。
这个不难理解。你想,一台机器,用个十年八年的,总有报废淘汰那天?就算是一堆废铁,也能卖点钱不是?这卖废铁的钱,就是“预计能收回的钱”,也叫“预计残余价值”。但是,你卖废铁,是不是还得找人来拆卸、搬运?这些七七八八的费用,就叫“预计清理费用”。
预计净残值 = 预计能收回来的钱 - 预计清理费用。这才是你真正拿到手的钱。
第二步:找到“固定资产原值”。
这个简单,就是当初买这台机器花了多少钱,发票上写得明明白白的,直接拿来用就行。
第三步:开始计算“预计净残值率”。
把第一步算出来的“预计净残值”,去除以第二步找到的“固定资产原值”,然后再乘以100%,就得出这个百分比了。
用公式表达就是:预计净残值率 = (预计净残值 / 固定资产原值) 100%
当时我就是这么一步步操作的:
- 我先去找了设备采购部门,问了问这批机器的型号、技术参数,然后又咨询了几个二手设备回收商,大概估摸了一下这些机器用到报废时能卖多少钱。这就有了“预计能收回来的钱”。
- 然后我又去问了行政和设备维护部门,如果这些大家伙报废了,拆卸、运输大概要花多少人工和费用。这就有了“预计清理费用”。
- 两者一减,“预计净残值”就出来了。
- 再拿着采购合同上的价格作为“固定资产原值”,一套公式,得,结果就出来了。
我也看到网上说,有些情况下,特别是对于一些通用设备,或者企业内部为了简化核算,会直接按照一个经验百分比来确定,比如税务上或者行业内约定俗成的一些比例,像是什么3%到5%之类的。这种就是直接用固定资产原值乘以这个百分比,得到预计净残值,然后再倒推或者直接用这个百分比作为预计净残值率。我当时为了稳妥,还是老老实实按步骤估算的,毕竟新设备,价值也不低。
整个过程下来,就是个细致活儿,需要多方打听、估算。虽然一开始有点懵,但一步步分解开来,把每个数字的来源都搞清楚,算出来也就那么回事儿。遇到新名词别慌,多动手查查,多动脑想想,总能弄明白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