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得空,跟大家伙儿聊聊我跟溧阳地税打交道的那点事儿。不是啥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是咱老百姓生活中可能都会碰到的那么一小段经历。主要是我这个人,就好瞎琢磨,办点事就爱琢磨琢磨,记录记录。
初识“地税”这两个字
最早对“溧阳地税”这四个字有印象,还是好几年前了。那会儿我一亲戚在溧阳开了个小饭馆,天天就听他念叨,今天报税,明天地税又来查什么了。他说那时候主要就是交那个营业税,还有什么城建税、地方教育费附加之类的,名目还挺多。我当时听着就头大,心想这开个店真不容易,光跟这些税务上的事儿打交道就够费劲的。
后来自己要在溧阳办点事,也免不了要跟他们打交道。我记得第一次正儿八经去找他们,是为了办个房产上的事儿,具体点就是要交那个契税。你说这买个房,手续一道接一道的,交钱的地方也多,地税局就是其中一站。
我的“跑腿”经历
去之前,我先在网上搜了搜,想看看能不能在网上办。毕竟现在都啥年代了,能少跑一趟是一趟。搜了半天,溧阳地税的官网信息倒是不少,也看到他们提什么“政府信息公开”,说要规范流程什么的。但具体到我这个事儿,网上好像还是办不全,还是得去现场。
他们办公地点在永定路71号,这地址我记得还挺清楚的,因为我导航过去还差点走错。到了那儿,大厅里人还真不少。我这人方向感一般,进去有点蒙,还好有导税台的工作人员指了指路,告诉我该去哪个窗口排队。
排队嘛在哪儿都一样,等着呗。轮到我的时候,把一堆材料递上去。工作人员态度还行,就是问得特别细。结果,还是因为有个材料细节不对,或者说是我理解错了他们要的格式,得回去重新弄。当时心里就有点犯嘀咕,这来回折腾可真耽误工夫。我还特地打了他们那个咨询电话,好像是96888734那个号,想问清楚点,有时候电话里说得挺明白,但实际操作起来,总会有点小出入。
整个过程下来,有几点感受:
- 材料准备得充分再充分: 这是真理。宁可多带,别少带。不然就得像我一样,多跑腿。
- 不懂就问,早点问: 窗口的工作人员也挺忙的,有时候问多了可能显得不耐烦,但总比自己瞎琢磨强。或者提前打电话问清楚,虽然电话有时候也难打。
- 他们的变化: 等待的时候,我也留意到他们大厅里的一些宣传,比如那个“税苑清音”廉政文化品牌,还有什么“完善纳税信用体系建设”之类的。感觉他们也在努力提升形象,想搞得更规范、更透明。这点还是值得肯定的,毕竟跟以前比,服务态度和办事效率确实有进步。
我记得有一次去补材料,看到有个大哥因为什么事儿跟工作人员理论,声音还挺大。后来好像是负责人出来了,一番解释沟通,也给解决了。我就想,这基层窗口也不容易,每天面对这么多人,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点小感慨
办完事出来,长舒一口气。虽然中间有点小波折,但总算是把事情办妥了。回想起来,跟溧阳地税打交道的经历,也算是体验了一把“按章办事”的过程。他们征收的那些地方税,像营业税(虽然现在好像改成增值税了,不太确定)、城建税、契税这些,最终也都是用在咱们这个城市建设上。
现在不是机构改革了嘛国税地税都合并了,统一叫税务局了。我这分享的还是之前跟“溧阳地税”这个名头打交道的经历。估计现在办事流程、服务,可能又有新的变化了。希望是越来越方便咱老百姓。
就是一次挺普通的办事经历。记录下来,也算是给自己提个醒,以后再办类似的事儿,心里能更有谱。也希望能给其他可能需要去溧阳税务办事的兄弟姐妹们一点点参考,虽然不一定完全适用,但多个人的经验总比没有强嘛就这么多,瞎叨叨半天,希望能有点用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