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儿晚上今天可算是有空了,寻思着把我前段时间报高顿教育ACCA那档子事儿给大伙儿说道说道。标题你们也瞅见了,就是那个让人肉疼的数字——54800元。就喜欢记录点实在的,也算给后来的兄弟姐妹们提个醒儿,或者说,分享点经验教训。
最初的念头和到处打听
话说那是去年,工作上感觉到了瓶颈期,不上不下的,心里头就有点毛躁。寻思着得学点给自己充充电,不然真就跟咸鱼似的了。听圈子里的朋友说,ACCA这玩意儿国际认可度挺高,对财务这块儿想往深了走或者想进外企啥的,挺有帮助。得,那就它了!
定了方向就开始满世界打听培训机构。市面上叫得上名号的也就那么几家,高顿算是广告打得比较响的。我就开始在网上搜,看各种评价,也找了几个在高顿学过的朋友聊了聊。他们说的也是五花八门,有说好的,有说一般的。反正这事儿,还得自己拿主意。
咨询与“剁手”决定
然后我就主动联系了高顿的课程顾问。那一通电话粥煲下来,耳朵都快起茧子了。顾问老师倒是挺热情,给我介绍了ACCA有啥啥阶段,比如F阶段就有《商业与技术》、《管理会计》、《财务会计》啥的一大堆,然后还有P阶段。听得我是一个头两个大。
重点来了,就是费用。顾问给我推了好几个套餐,有什么单科的,几千块一门;有什么“急速通关计划”,价格也分好几档;还有什么“私播课全科计划”。我这人做事儿,要么不干,要干就想一次性弄利索了。寻思着一门一门报也麻烦,而且总价算下来可能还不划算。顾问给我推荐了一个全科的套餐,说是从基础到专业阶段都包了,还有各种辅导资料、网课、答疑服务啥的,算下来,就是那个醒目的数字——54800元。
当时我听到这个价格,老实说,心里咯噔一下,真不便宜!抵得上我好几个月工资了。但是转念一想,投资自己嘛而且ACCA这玩意儿也不是一朝一夕能拿下的,战线长,有个靠谱的机构带着,总比自己瞎摸索强点儿。再加上顾问老师那叫一个能说会道,什么早鸟优惠、分期免息(虽然我没用分期),一通组合拳下来,我脑子一热,一咬牙一跺脚,就给付了! 当时就感觉,这钱花出去了,可就没回头路了,必须得好好学,不然这钱就打水漂了。
学习过程的真实体验
交完钱,开了课,就开始了我漫长的ACCA学习之路。高顿给的资料确实不少,厚厚的一摞书,还有各种网课视频。我主要还是看网课,毕竟上班族,时间不自由。他们的网课老师,有些讲得确实不错,深入浅出,能把复杂的知识点讲明白。但也有个别老师的风格我不太适应,那就只能自己多花点时间啃书了。
学习过程嘛那真是冷暖自知。
- 时间管理是头等大事:每天下班回家,扒拉几口饭就得赶紧打开电脑学习,周末也基本泡在书本和习题里。那段时间,朋友约饭、娱乐活动基本都推了。
- 内容是真的多:ACCA十几门课,每一门都不是省油的灯。特别是后面P阶段的,难度蹭蹭往上涨。经常是学了新的忘了旧的,只能反复看,反复做题。
- 自律性要求极高:虽然报了班,但没人天天盯着你。网课就在那里,你看不看,什么时候看,全靠自觉。我有段时间也犯懒,进度拖了不少,后来deadline逼近了才玩命补。
- 配套服务还行:遇到问题可以在学习群里问,或者找助教。回复速度嘛还算可以。题库也挺全的,考前刷题还是挺有用的。
老实说,这5万多块钱,主要买的就是个课程体系、师资和相对系统性的服务。它不能保证你一定过,最终还是得靠自己下功夫。我经常一边学一边琢磨,这钱花得到底值不值。有时候学通了一个难点,觉得值!有时候一道题卡半天,又觉得这钱花得冤枉,还不如自己买书看。
目前的状态与一点感悟
到我已经考过了F阶段的大部分科目,P阶段的也啃了几门。过程是挺艰辛的,但每次查到成绩通过的时候,那种成就感也是实实在在的。你说这54800元到底值不值?我觉得这事儿因人而异。
对我来说,这笔投资谈不上后悔,但也绝对不是一劳永逸。 它提供了一个平台和资源,让我少走了些弯路,尤其是在初期对ACCA两眼一抹黑的时候。但学习的主动性和持续的努力才是根本。如果指望交了钱就能轻松拿证,那肯定是不现实的。
现在回过头看,这5万多块钱更像是一个“门槛费”或者说“加速器”的费用。它让我更快地进入了ACCA的学习轨道,也算是一种对自己未来的投资。至于这个投资回报率如何,可能还得等我把所有科目都考完,真正把这个证用到工作上才能最终评判了。
好了,今天就啰嗦这么多。希望能给同样在考虑ACCA或者培训机构的朋友们一点点参考。记住,不管报不报班,花多少钱,自己下功夫才是王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