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江阴财政局,我前阵子还真跟他们打过点儿交道。不是啥大事儿,就是我琢磨着给社区里搞个小活动,听说有些个什么“财政资金支持项目”,就想去打听打听,看能不能给咱这小想法弄点儿经费。
我这人也算新时代青年,想到的肯定是上网查。我就打开电脑,搜了“江阴财政局”,想着看看他们网站上有啥信息。网站倒是找到了,上面栏目也不少,又是“通知通告”又是“政策发布”的。我主要想找那个传说中的“江阴市财政资金支持项目申报服务平台”,看看到底咋申报。
点来点去的,信息是真不少,但对我这种第一次摸门道的人来说,有点儿眼花缭乱。一会儿是什么“政府信息公开专栏”,一会儿又是什么采购公告,比如那个“市本级省平台运维”啥的,跟我这小活动八竿子打不着。我想找个具体针对社区小项目的指南或者申请入口,翻了半天,愣是没直接瞅见特别对口的。
网上的东西看得我有点儿迷糊,我就想,干脆打电话问问。找了他们公开的联系方式,一个电话拨过去。接电话的同志态度倒挺挺客气的,但我呜哩哇把我的想法一说,对方好像也有点儿懵,估计我这事儿太小了,或者不归他们那条线管。就建议我再看看网站上相关的政策文件,或者到现场去咨询。
我想着既然都到这份儿上了,干脆跑一趟。毕竟有些事儿,当面说可能更清楚。 我就查了地址,好像是在澄江中路那边。挑了个工作日,我就过去了。办公楼瞅着还行,进去以后,跟我想象中那种人山人海的场面不太一样,大厅里人不多,挺安静的。
我找了个引导台的同志问了问,说明了来意。那位同志听我说了半天,倒是挺耐心地给我指了几个可能相关的科室,让我去那边具体问问。然后我就一层楼一层楼地找,一个办公室一个办公室地敲门。这过程有点儿像寻宝,每问一个人,就多一条线索,或者排除一个错误方向。
折腾了大半天,总算是问到了一个相对明白的人。他告诉我,我那种小型的社区活动,可能不太符合他们常规的那些“大项目”申报条件,但可以关注一下街道或者社区层面有没有一些小额的扶持资金。他还提醒我,很多信息都在网上公开,就是要耐心点儿,关键词找准了,慢慢扒拉。
要问我跟江阴财政局打交道的实践经验是我的体会就是:
- 第一,信息确实是公开的,但你得会找。 别指望一点开网站,答案就直接跳你脸上。得多点耐心,多换几个关键词试试。
- 第二,小事儿小项目,可能得换个思路。 不是所有事都得往市一级的大部门挤,有时候区里、街道或者社区层面,反而有更合适的渠道。
- 第三,真搞不明白了,跑一趟问问人,比自个儿瞎琢磨强。 虽然可能得多跑几步路,多问几个人,但至少能把事儿弄明白。人家工作人员,你好好说,一般也都会给你指个方向。
不算太复杂,但也不是说躺在家里动动手指就能把所有事儿都办了。还是那句话,自己要主动去了解,去问,去跑。这就是我那次跟江阴财政局打交道的一点儿小记录,希望能给有需要的朋友提个醒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