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跟大家伙儿聊聊“托收承付”这个结算方式的会计分录。这玩意儿现在用得好像没那么多了,但我们公司有些老客户,或者特定的大额交易,偶尔还是会碰到。把这块的账务处理弄明白,还是挺有必要的。
我的实践回顾
记得我刚开始接触这块业务的时候,也是一头雾水。书本上学的是一套,实际操作起来,总感觉有点虚。后来跟着老师傅跑了几个单子,自己也动手做了几回,才慢慢摸索出门道来。
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得有个正经的经济合同。合同里得写清楚了,咱们这回交易就用托收承付。而且我们作为收款方,得先发货,拿到货运证明,才能去银行办托收手续。这点跟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可不一样。
好了,合同签了,货也发出去了,货运单也拿到手了。我就要去银行填那一堆单子,办托收。这会儿,我们会计账上就得动起来了。
- 发货办托收时的分录
当时师傅就告诉我,这笔业务,钱还没到手,但货已经发出去了,收入就得确认了(前提是符合收入确认的各种条件哈,比如风险报酬转移啥的)。账上就得记一笔:
借:应收账款 – XX公司 (这儿得写清楚是欠咱们钱的那家公司)
贷:主营业务收入 (或者其他业务收入,看具体情况)
贷: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这个“应收账款”,就相当于咱们先把这笔钱给挂上了,等着对方付款。
然后,银行那边就会通知付款方,说“喂,某某公司,你们有一笔货款要付,赶紧确认!” 付款方那边收到通知,他们会审核,没问题了就会付款。他们付款的时候,他们账上是借“库存商品”或“原材料”之类的,再借个“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然后贷“银行存款”或者“应付账款”再通过银行存款支付。那是他们那一摊子的事儿,跟咱们收款方的初始分录不太一样。
- 收到银行划来货款时的分录
等等,终于,银行那边通知我们,说对方的钱已经划过来了。这时候,悬着的心才算放下。赶紧的,账上又得动一动了: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 XX公司
你看,这笔分录一做,之前挂在“应收账款”里的那笔钱就平掉了,钱也实实在在进了咱们的银行户头。整个托收承付的收款流程,从会计分录的角度看,基本上就完成了。
这里头有个细节得注意。 就是我们发出商品但还没办好托收手续的时候,有些教科书上会说先通过“发出商品”科目核算。但我们实际操作中,一般是取得了发运凭证,确认收入条件满足了,就直接确认收入和应收账款了,然后马上去办托收。这样流程上更顺畅些,也省得倒腾科目。
这只是最顺利的情况。万一对方耍赖不给钱,或者对货物有异议拒付,那后续就麻烦了,什么商业承兑汇票到期不付款转逾期,或者要计提坏账准备,又是另一摊子事儿了。不过今天主要还是分享这个基础的、顺利情况下的分录处理。
我把这过程捋一遍,也是帮自己再回顾回顾。毕竟会计这活儿,就是得细心,一步一个脚印,把每一笔业务的来龙去脉都弄清楚,账才能做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希望我这点小小的实践记录,能对大伙儿有点帮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