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儿晚上今天又到了咱这实践分享的时间了。最近我一直在琢磨一个事儿,就是财经新闻里头老提到的那个“总资产周转率”,听着就挺高大上的,一开始我也是一头雾水。后来我自个儿琢磨了琢磨,还真让我咂摸出点味儿来。
起初的懵懂与好奇
记得我刚开始学着看点公司财报那会儿,对各种比率那叫一个头大。什么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还有这个“总资产周转率”,光听名字就觉得复杂。我当时就想,这玩意儿到底有啥用?高了又代表低了又说明
一开始我就简单粗暴地去网上搜,搜出来一堆解释,说啥“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管理质量及利用效率”,啥“体现了企业经营期间全部资产从投入到产出的流转速度”。看完还是有点晕。 理论是理论,不结合实际捣鼓捣鼓,总觉得隔着一层。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后来我就想,能不能用咱老百姓自己的话给它说明白了。我就找了几个我稍微熟悉点的公司,比如我常去的那个小区超市,还有我知道的一些大工厂,试着去理解。
我这么一琢磨,这个“总资产”,不就是一家公司手头上所有的家当嘛包括钱、存货、厂房、机器设备等等。那“销售收入”,就是这家公司一年忙到头,卖东西或者提供服务赚回来的钱。
关键就在于这个“周转”俩字。 我寻思着,这个“总资产周转率”不就是拿销售收入去除以总资产吗?这就好比,你用你所有的家当,一年能倒腾几回,把这些家当变成钱。
我想起我表哥以前开了个小饭馆,他总说:“我这小本生意,就得勤进快销,钱转起来才快活!”他那会儿进货的钱、店里的桌椅板凳啥的,就是他的“总资产”。每天卖出去的饭菜钱,就是他的“销售收入”。他要是进一次菜,很快就卖光了,又能拿着卖出去的钱再去进更多的菜,那他的钱就“周转”得快。
周转率高,到底意味着
通过我表哥那小饭馆的例子,我就慢慢明白了。总资产周转率高,说白了就是这家公司会“过日子”,会“盘活”手里的资源。
- 说明销售能力强: 这点最直接。周转快,说明东西卖得快,不愁销路。公司产品受欢迎,或者营销做得能把货及时变成钱。
- 说明资金使用效率高: 钱在手里待的时间短,很快就能通过销售收回来,然后又能投入到下一轮的经营中去。你想,同样的本钱,一年能多转几圈,那赚的钱自然就多了。就像我表哥说的,钱流动起来才有价值。
- 说明资产管理水平 公司手里的存货不会积压太多,应收账款也能及时收回,固定资产也能充分利用起来产生效益。不会让钱死气沉沉地趴在账上,或者变成一堆卖不出去的货。
我观察到,像那种大型连锁超市,它们的总资产周转率一般都挺高的。你想,它们每天进货出货量多大,商品在货架上待不了几天就卖出去了,资金回笼非常快。所以它们可以用有限的本钱,做很大的生意。
再比如一些快消品公司,像卖饮料的、卖零食的,周转率也通常比较高。因为这些东西大家天天都要用,消耗快,自然卖得也快。
是不是越高就一定越
咱也不能一根筋,觉得这个数越高就铁定越凡事都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得看行业。 你不能拿一个开超市的跟一个盖大楼的比。盖大楼的,从买地、设计、施工到卖出去,周期老长了,资产周转率肯定低。但你不能说它就不行,行业特性摆在那儿。
要跟自己过去比,跟同行比。 如果一家公司今年的总资产周转率比去年高了,或者比同行业的平均水平高,那通常是个好现象,说明它经营效率在提升,竞争力在增强。
还有,太高了也可能藏着风险。 比如,是不是为了追求高周转,赊销卖货太多,导致应收账款一大堆收不回来?或者存货压得太低,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供不上货了?这些都得综合来看。
我的实践感悟
经过我这么一番捣鼓和琢磨,我对这个“总资产周转率”算是有了点自己的理解。简单来说,它就像一个温度计,能帮我们瞅瞅一家公司运营的“热度”和“效率”。
总资产周转率高,通常说明这家公司:
- 会做生意,卖货能力杠杠的。
- 钱用得活,资金不闲置。
- 家底盘得资产利用充分。
看一家公司好不不能只盯着这一个指标。还得结合它的利润率、负债情况等等其他方面一起看。但弄明白了总资产周转率,起码能帮我们从一个重要的角度,去判断这家公司到底会不会经营,是不是个会赚钱的好手。
行了,今天就先跟大家唠叨这么多。希望能把我这点粗浅的实践心得说明白了,对大伙儿能有点启发。下次再有啥新发现,再来跟大家伙儿分享!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