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得从头唠,上个月刷朋友圈看见前同事晒了本红皮书,说考下初级会计证跳槽涨工资了。我大腿一拍,直接打开购物软件激情下单了教材。
书到了直接傻眼
好家伙,两本加起来比新华字典还厚!翻开《初级会计实务》第一页就懵了,全是借贷贷借贷,整得跟绕口令似的。硬着头皮啃了三页,眼皮开始打架,索性把书盖脸上眯了会——梦里全是钞票哗在飞。
- 先把目录撕了贴在墙上,拿红笔圈重点章节
- 每天雷打不动啃俩小时,困了就站阳台吹冷风
- 实在看不懂的概念,直接抄十遍贴冰箱上
结果上周在厨房煮泡面,猛一抬头看见满冰箱的"权责发生制""复式记账法",吓得手里的荷包蛋差点扣地上。
公式打架才是真折磨
《经济法基础》更离谱,各种税率算法就跟俄罗斯套娃似的。有次为搞清哪个税种能抵扣,硬是把桌子拍得震天响。邻居大爷过来砸门,还以为我家在拆墙。最绝的是那些法律条文,念三遍舌头能打蝴蝶结。
后来干脆把草稿纸铺满地板,跪着写计算题。老婆回家吓一跳:"你这拜财神?"我抹了把汗:"比拜神难多了,财神爷起码不考资产负债率!"
转机出现在馄饨摊
有晚做题做到凌晨,溜达去楼下吃宵夜。卖馄饨的大妈瞅着我教材乐了:"大兄弟,这不就是进货卖货那点事吗?"她掰着手指头给我比划:"好比我今儿赊了十斤肉,在你这儿叫应付账款,在肉铺那儿叫应收账款..."
好家伙,醍醐灌顶!第二天就把教材扔一边,对着淘宝购物车研究分录:下单付款是"借库存商品,贷银行存款",退货退款立马变"借银行存款,贷库存商品"。这么折腾半个月,居然把前五章整明白了。
幺蛾子永远在路上
刚摸着点门道,房东突然通知月底涨房租。我掐指一算:押金60%要计入"其他应收款",剩下40%摊进"管理费用"...正算得入神,房东把合同拍桌上:"别嘀咕了!每月多交三百!"
这下彻底清醒了——书里的例题都是童话故事,现实里的账单分分钟教你做人。赶紧把待业险理赔条款翻出来,发现失业金计算和固定资产折旧居然用同款算法!果然生活才是最好的教材。
现在两本书啃得跟咸菜似的,重点章页全卷着边。昨儿在超市盯着收银系统发呆,老婆踹了我一脚:"再琢磨借贷分录,今晚你睡应收款科目!"
要我说考证这事儿:
- 前期像钻玉米地,满眼叶子找不着北
- 中期像被丢进滚筒洗衣机,知识哗转
- 后期...等我考完再告诉你们
(突然压低声音)坚持到现在还有个秘密——教材封皮里偷偷夹了张前同事工资条,每次想放弃就掏出来瞅一眼...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