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公司财务那边突然叫我帮忙搞年底报告,说是账目出了点问题。我之前也没专门学过企业会计准则,就是平时自己爱琢磨,记录点实践过程。正好赶上事儿了,我就想着分享出来给大家避避坑。
开干前,我翻了一堆资料
我一开始觉得这玩意儿简单,直接上手就行。结果,打开公司去年的报表一看,一团糊。先下载了那个啥会计准则的官方PDF,读起来跟天书似的,我边看边咒骂着:"真是吃饱了撑的,搞这么复杂干嘛"赶紧上网查网友分享的案例,还打电话问了财务同事,他们说得更玄乎,我越听越懵。我干脆拿了个笔记软件,一条条整理常见错误,比如啥收入确认乱了套、费用分摊不透明之类的。
实际应用中,坑太多了
真动手处理时,我才发现处处有陷阱。比如,确认销售收入那部分:公司有个大客户付款晚了几天,按常规我就准备当月记收入。结果,检查准则才发现,得货真价实送到对方手里才算数。还好我提前记了提醒标签,不然就闹个大乌龙。还有次,分摊管理费,我随手按部门人数平均分配,以为多公平。后来用软件模拟一算,发现有些部门根本没用到资源,差点白浪费几千块钱。
过程中,我犯了个错误:没仔细核对第三方数据。采购合同明明写着分期付款,我愣是一口价记进账里。回头对账时,客户跳出来说欠款没清,老板气得直跺脚。我把这事记到本子上,赶紧找财务软件重新录入,改成按月分摊。
解决错误,慢慢摸出门道
搞砸了几次,我就长记性了。每次操作前,先多问几句:这事合规不?有没有更简单的路?比如避费用分摊坑时,我用电子表格做了几个模板:
- 固定费用:每月自动提醒检查,别漏了水电房租这些。
- 变动费用:每季度跑数据分析,看看哪些开支能砍掉。
还用了软件工具实时监控,数据一跑偏就弹警告。年底报告整出来,老板居然点头夸不错。
搞完这事,我反而更迷糊了
表面上,账目清清爽爽,错误避得七七八八。可心里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就这点小事,为啥折腾大半个月?后来才悟出来,准则本身没问题,但公司执行得太乱。各部门报数据各玩各的,财务管账的忙得脚朝天。更可笑的是,我问几个新入职的会计,连基础规则都没培训过。估计下次再出错,照样一堆人推锅。
为啥分享这个?去年我跳槽到新公司,就是因为前一家账目漏洞多,我提了几次整改意见,没人搭理。结果年终审计出问题,我被扣绩效,心凉透了立马辞职。现在这家也是乱糟糟,我主动揽下这活儿,不过是想省点心力。反正经验堆在那儿,我以后再不碰这种烂摊子了——专心搞我的日常记录,比啥都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