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较真这事儿的过程
前阵子不是帮表弟参谋考公嘛这傻小子捧着本通用教材就往死里啃。我瞟了眼他刷的题,嚯,咋连行政执法卷都混着乡镇岗的题一起做?当时我就纳闷了:都说分岗位考试,核心考点差别到底在哪儿?总不能全凭玄学。
动手扒开真题看看
说干就干,先翻烂了最近三年某省真题。行政执法的行测卷子,法律题多得吓人:行政处罚程序、复议期限、强制措施适用条件,跟连续剧似的每年必出。反观乡镇卷,三农政策、基层治理的案例分析题能占申论半壁江山。更绝的是,同个数量关系题,执法卷爱考执法文书差错率计算,乡镇卷就变成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统计。
亲身去考场门口蹲点
光看卷子不够踏实,考试当天专门蹲考点门口逮人问。刚出来的姑娘愁眉苦脸:“报的执法岗,结果复习重点全在乡村振兴材料上,法律部分压根没看透!”隔壁男生更惨:“乡镇岗位复习了大堆行政法,考的却是社区矛盾调解流程!”听得我直拍大腿——合着考试院真按岗位做饭,撒的调料都不一样。
自己当小白鼠测试
干脆把表弟当试验品,按岗位拆解复习计划:
- 行政执法类:每天俩小时专攻行政诉讼法+真题案例
- 乡镇类:死磕中央一号文件+基层实务模拟题
- 综合管理岗:重点突破公文写作格式陷阱
血泪教训的现实锤击
想起去年陪朋友查分,这哥们哭得嗷嗷的。报的税务岗,行测考了高分,申论却栽在“优化税务服务举措”主题上——他按综合管理岗准备的宏观经济分析模板,结果材料全是办税大厅实操案例!后来才知道,税务岗申论最爱考“金税三期”“非接触式办税”这类具体服务场景。现在他逢人就吼:“选岗不研究真题,等于往火坑里跳!”
塞翁失马的意外结局
最戏剧的是考场认识的老哥。他报乡镇岗却复习错了方向,面试都没进。结果在候考室跟人闲聊时,显摆自己整理的社区纠纷调解手册,被旁边街道办主任当场相中。现在以编外身份干得风生水起,天天在朋友圈发调解成功的案例——这不比备考刷题实用多了?人生,有时候走岔了道反而撞见新大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