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闲着没事干,琢磨着提升一下职业技能,就报名了涉外会计考试。说实在的,一开始我连这玩意考啥都不知道,脑子里一锅粥。我就上网乱翻一通资料,结果?找的全是些花里胡哨的玩意儿,有用信息少得可怜。我决定自己从头整一套,跟大家唠唠我的整个实践过程,怎么一步步摸出三个要点,顺利通关的。
折腾找资料阶段
我先上各种论坛瞅了瞅,搜“涉外会计考试内容”,结果跳出来一堆营销广告,全是卖课程的,正经内容没几条。我气得直跺脚,这不坑人嘛然后我去图书馆翻书,但那些书都写得高高在上,满篇专业词儿,看得我头大。折腾了几天,我突然灵机一动:找个过来人问问呗?就在微信上联系了个刚考过的朋友,人家二话不说给我甩了份笔记。这笔记,简单粗暴,我才大概明白涉外会计考试就是考点外国公司的账本知识,主要针对那些进出口企业。得,这下我总算有方向了。
摸索关键要点阶段
看完朋友笔记后,我不再瞎搞了,直接坐下来分析真题。我找了好几年的考题卷子,一个个拆开看,发现规律挺明显。头一两天,我就搞出三个大要点,全是考试重点,掌握了准能过。
- 第一个要点是基础会计知识:考的大部分都是那些记账的基本活儿,比如怎么算利润、成本啥的,别以为涉外就有多高大上,是换个花样考你小学水平的东西。
- 第二个要点是国际会计规则:这块儿得熟悉点老外的规矩,比如说IFRS(国际会计准则),我就死记硬背几个常用框架,应付选择题足够了。
- 第三个要点是英语能力:考卷全英语写的,题干长得很,得读得懂才行。别想着翻字典,时间紧张。
摸出这些,我心里踏实多了。就这三个点,覆盖了九成题目,还整那么复杂干嘛直接上干货不香吗!
动手学习阶段
要点有了,我就开始埋头学。基础会计那块儿,我从网上找了点简单教程,一天看一小时,自己手算几个例子,比如做假账本的利润表——别误会,就模拟练练手。国际规则,我用了个笨法子:把IFRS的关键词抄在便利贴上,贴满床头,早上起来瞅两眼,慢慢就刻进脑子了。英语方面,我逼自己每天看两篇财经新闻,遇到生词就查,一开始速度慢得要命,练了两周,居然能顺溜扫题了。整个学习过程,我都是边摸鱼边干,坚持了一个月,进度比我预想快多了。
考试实战通关阶段
到了考试那天,我提前一小时到考场,心里还扑通扑通的。卷子发下来,果然那三个要点全蹦出来了。比如选择题考基础账本知识,我瞄一眼就选对了;大题,全是国际规则的应用,我用背的框架套进去,整得人模人样的;英语阅读部分,题干长的我都看懂了,写得飞快。结果,考完试出来,感觉特轻松。等了一周出分,嘿分数刚好过线,通关成功!
整这一趟下来,我真服了自己:原来考试真不用搞复杂,抓住要点就够。通关后,我运气还来了,靠着证书跳槽到新公司,工资蹭蹭涨。这经历让我明白,生活就这么回事,瞎忙活不如实打实抓重点。行了,今天就唠到这儿,谁要是还犯迷糊,来找我扯几句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