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翻工资条时候看着扣税数字突然好奇,心说这钱到底怎么算出来的?翻出今年工资单就撸袖子开干。
找工具差点栽坑里
先拿手机搜"2020个税计算器",结果跳出来一堆广告。第三个网页看着挺正规,输完工资数刚要点计算,底下突然弹出贷款广告。气得我直接关网页,还是上国务院官网扒拉原始文件靠谱。
税率表比数学题还绕
在官网下载专区扒拉到个《2020年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当场看得眼晕:
- 每月工资超5000才要交税(去年还是3500)
- 5000-8000部分收3%
- 8000-17000这段跳到10%
- 数字越大税率越狠,最高档到45%
最要命是还有个"速算扣除数",盯着表格掰手指头:"这玩意儿跟超市满减券似的?"
拿自己工资开刀
掏出计算器敲自己工资单:
- 基础工资10000
- 五险一金扣2000
- 要交税的钱 = 10000 - 2000 - 5000 = 3000块
刚按3000×3%=90元美滋滋,同事伸头看了眼:"你租房专项附加扣除了吗?"当场愣住——完全忘了这茬!
跟HR斗智斗勇
冲去人事部问租房扣除,结果人家眼皮都不抬:"自己下载APP填去,我们只管系统里的数"。折腾半天在"个人所得税"APP上传了租房合同,填房东身份证号时候手都在抖——房东大爷要是知道我给国家报税用他证件号,怕不是要涨我房租!
算完账直接拍桌
把所有减税项填齐再算:
- 10000工资
- 减2000五险一金
- 再减1500租房扣除
- 要交税的钱变成 10000-2000-5000-1500=1500
- 1500×3%=45元
比原先少交一半税!但翻出去年同月份工资条一看:当时没报租房扣除,愣是多交了两百多。憋不住去问财务,人家轻飘飘回句:"你自己不申报怪谁?"
回家路上越想越气,突然记起来——年前发年终奖时候,财务还特意提醒过要确认扣除项。当时忙着赶项目,就把那封邮件当垃圾删了。合着这冤枉钱是老子自己作出来的!气得把HR微信设置了免打扰,顺带把公司税务咨询群也给屏蔽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