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物业通知我交基础设施费,一瞧账单要六百多,气得我当场打电话去物业办公室吼了一嗓子:“这都跟打劫一样了!”结果人家小张在电话里慢悠悠回我:“王哥,您楼下新换的楼道灯不用钱?上个月修化粪池人工费是大风刮来的?”一句话堵得我直翻白眼。
憋着气把事儿琢磨明白了
晚上泡了杯浓茶坐阳台抽烟,越想越不对。这钱年年交,我压根没细想过它到底用哪儿了。干脆翻出五年来的缴费单,又打电话给干工程的老同学问了半夜。熬到凌晨两点,总算捋顺了这钱为啥非交不可:
- 电线水管不是铁打的!去年夏天小区三天两头跳闸,电网的人来升级变压器我才知道,用的还是2005年的老设备。电力局文件白纸黑字写着:“设备超期服役,改造费由受益业主分摊”。
- 埋地下的东西更要命。老同学一听我问管道就笑:“你们小区排雨管还是水泥的知道不?前年暴雨淹了地下车库,物业申请维修基金拖了半年,每户摊八百紧急抢修,这事儿忘了?”我后背一凉——那年泡水的宝马维修单我还收着。
- 绿化带能自己长腿跑? 去年物业砍了枯死的二十几棵树,新种的树苗蔫了大半。我拍桌子骂他们糟蹋钱,结果人家甩出记录本:每棵树苗45块,请园林公司养护一天300。这钱物业还真没贪。
- 看不见的人工最烧钱。前天凌晨三点听见有人通下水道,第二天在物业中心看见维修工老李裹着棉大衣打盹。问小张才知道,这种紧急维修单次就要付三倍工资。“总不能让人家摸黑啃冷馒头干活?”小张这话倒让我脸发热。
- 设施报废得提前攒钱。翻账单发现2020年交过电梯储备金,当时骂骂咧咧掏了五百。结果今年三号楼电梯主板烧了,维修队开口要两万八!物业直接动储备金垫上,整栋楼每户只补交三十块。那次我头回没骂娘。
摔不碎的保温杯见证觉悟
今早去物业缴费时,不锈钢保温杯哐当掉大理石地上。捡起来连个凹坑都没有——突然就想起老同学的话:“基础设施就跟这杯子似的,平时嫌它沉,真摔了才知道值钱。”六百块换五年路灯常亮、下水道畅通,好像也没那么冤。
骂归骂,该交还得交。但至少现在我知道,这钱是实打实砸在每天踩过的路上、拧开的龙头里,还有凌晨三点维修工呵出的白气里。记账本上这行字写得特别重:买的是不闹心的日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