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学会计这事,真是一把辛酸泪。去年我朋友突然拉我合伙开咖啡馆,我寻思就当个甩手掌柜,结果他直接甩过来一堆发票和银行流水:"财务这块归你管!"当时我就傻眼了,对着那堆数字两眼发黑,只能硬着头皮从零开始啃。
第一步:跟天书死磕基础概念
翻书才发现连"借贷"都搞反方向!我原以为"借"就是自己收钱,"贷"是往外掏钱,结果书上说公司买咖啡豆要"借"库存,付水电费反而要"贷"现金?气得我把书摔桌上骂:"这反人类设计谁发明的!"后来逼自己画了几十张图,把现金、货物、欠款都当成水桶,进水就记左边(借),放水就记右边(贷),折腾三天才把逻辑掰顺。
第二步:被增值税按在地上摩擦
第一次开发票就栽跟头。客户要开专票,我大笔一挥填了13%税率,结果税务所打电话骂我:"卖咖啡按餐饮服务开6%!"原来连税率都要看经营范围。更崩溃的是算抵扣,上个月采购牛奶的税票、咖啡机折旧费、甚至包装袋运费都要扒拉出来算比例,差点把计算器按冒烟。现在养成习惯,每次报销都把发票分三个文件夹塞:能抵税的、只能当成本的、纯粹消费的,分类时感觉自己在给钞票做解剖手术。
- 收入类发票:用红蓝夹子区别6%和13%税率,开错一次罚款抵十杯拿铁
- 成本票据:买菜小票必须当天贴凭证本,上周漏了张50元鸡蛋票被会计骂"够买两斤排骨了"
- 税费申报:手机设每月15号三重闹铃,迟交罚款够交半个月网费
第三步:对着电脑暴捶财务软件
朋友推荐了某星财务软件,结果第一周就崩溃三次。有回做到月末结账,手抖点了反过账,整月的凭证全变成乱码。打电话给客服,人家冷笑:"你这种情况得加钱买数据恢复服务。"气得我直接拔电源,蹲在路由器旁边啃汉堡泄愤。现在学精了,每天下班前必须干两件事:备份数据到网盘+打印纸质汇总表,上次电脑中毒,靠打印纸熬过税务检查。
血的教训换来的三板斧
现在帮三家小店管账,总结出保命口诀:钱、票、表三条线死死咬住。昨天奶茶店小妹搞混了微信和支付宝流水,我半小时就揪出错账——因为养成了变态习惯:每天收摊前核三遍。
- 钱:现金清点+扫码支付对平台账单+刷卡机打汇总单
- 票:当天开的发票记EXCEL表,作废的必须收回碎纸机
- 表:资产负债表就当体检报告,哪项超标马上查病史
上个月替炸鸡店算成本,发现鸡翅进货价比隔壁贵两块,立马换供应商,省下的钱够买三台小风扇。别信啥速成秘籍,记账本翻烂才是硬道理。昨天朋友又喊我管新开的烘焙店,我直接把账本拍他桌上:"先背熟借贷方向再来找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