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司裁员,我也被波及了,只能重新找工作。这年头网上招聘网站一大堆,看着眼花,坑更多。今天就跟大伙儿唠唠我最近踩坑、摸索,怎么选企业、避开那些忽悠人的招聘信息的实战经历。
一、头铁直接投,差点掉坑里
刚开始那会儿,真叫一个慌。就在那几个名气大的招聘网站上,刷到什么公司岗位描述不错、薪资看着也还行的,想都不想就一顿投简历。结果踩的第一个大雷,就是职位和实际严重不符!
举个例子,投了个某公司“新媒体运营”岗,职位描述写得挺高大上。跑去面试,hr上来就问能不能直接上手拍短视频出镜当主播带货,还说最好自己自带粉丝流量。我当时就懵了,这跟我理解的运营根本两码事嘛后来一琢磨,这岗位说白了就是招主播卖货的,挂个“运营”的名头纯属忽悠人。类似的情况遇到不止一两次,还有标着“工程师助理”结果是让你跑流水线打螺丝的。这弯路走得我直冒火。
二、学乖了,开始动手查公司“底裤”
吃了闷亏,长记性了。光看招聘网站上的信息纯属扯淡,必须主动深挖! 我是这么干的:
- 第一步:死磕招聘信息本身。 岗位职责写得含糊、笼统的(什么“协助主管完成相关工作”这种),待遇写得特诱人但标准不明确(就写“高薪”“底薪+提成”,底薪多少、提成怎么算一字不提的),公司简介太水的(比如就一句“实力雄厚”没下文),直接pass!这多半有猫腻。
- 第二步:查公司“户口本”和“档案”。 看到个稍微顺眼的公司,立马打开某眼查之类的(不用某查查也行,类似工具差不多)。重点看一是成立日期和规模,刚成立没两年的小公司招一大堆总监、高管就要多留心;二是参保人数,这个很重要!显示参保几十人甚至几个人的公司,挂着一堆高薪岗位招人?骗鬼!三是有没有异常记录,像经营异常、一大堆劳动纠纷仲裁的,这还用想?跑!
- 第三步:混“内部”论坛听风声。 直接去某社区、某脉这些地方,搜公司名字。重点看离职员工和在职员工(虽然少,但偶尔能碰到)的吐槽。看有没有人抱怨拖欠工资、社保公积金按最低基数交甚至不交、加班加死人还没加班费、老板画大饼玩PUA等等。一堆吐槽的,基本八九不离十了。看到说“赶紧跑”、“别来”的警告,赶紧记住名字加入黑名单!
三、面试成“侦察现场”
终于有几个公司闯过了前面的筛选,到了面试关。这个时候,面试不是他考我,更是我“盘问”他的机会:
- 逮着HR/面试官问细节: 前面信息不清的地方直接问!薪资结构具体到数字范围?五险一金啥时候交、按什么基数交?试用期多长、薪资打折吗?上班时间、加班频率怎么样?有加班费或者调休吗?别怕问,含糊其辞、打太极的就要警惕。
- 实地考察办公环境: 有些公司吹得天花乱坠,跑去面试一看,地方又小又破,员工个个蔫了唧。跟招聘网站上高大上的图片完全两码事。这种氛围的公司,你说能好到哪去?用眼睛看,鼻子闻(有没有新装修味儿),耳朵听(有没有骂骂咧咧的声音),比啥都实在。
折腾了快一个月,终于靠着这套笨办法,避开了好几个之前差点就栽进去的坑,也拿到了还不错的offer。核心就一条:网上求职不能懒,多动手查、多开口问,把企业当成考试作弊的嫌疑分子去“审”! 别信一面之词,尤其是招聘网站上的“照骗”和“美颜”话术。希望我这折腾出来的经验能帮大伙儿少走点弯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