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查账的时候突然想起来,之前总听人说小规模纳税人能定额征税,算税特别省心。我琢磨着店里流水不大,搞这个说不定真能省事儿,就冲去税务局问了。
一、跑税务局踩的坑
第一趟去的时候,张嘴就问工作人员:“听说定额征税特别省事?我能办吗?”结果人家反手甩我一张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申请表,让我先填基本信息。我趴柜台填表时,旁边一个卖五金的大哥直摇头:“老弟,你这批发零售的,搞定额可能划不来!”当时我就懵了,原来不是谁都能搞!
回家赶紧翻《税收征收管理法》,又打电话问专管员,折腾到下午三点才搞明白基本门槛:
- 必须是账本不全的小微企业(像我这种流水用本子记的完全符合)
- 年收入不能超过五百万(我的小破店撑死也就百来万)
- 绝对不能是房地产或投资公司(谢天谢地我是卖杂货的)
二、卡住我的硬条件
第二次去税务局带着账本,专管员翻着本子突然皱眉:“你这成本费用发票怎么才这么点?”我冷汗唰就下来了——去年图便宜进货走了现金,压根没要发票。专管员指着我缺角的账本直叹气:“没合规票据证明成本,就只能按收入×行业利润率征税,你搞定额反而要交更多!”
灰溜溜跑去找会计补账,结果挨了顿骂:“早叫你要票!定额征收有五条红线你知不知道?”我这才发现除了基础门槛,还有隐形雷区:
- 租赁场地的必须提供正规合同(我去年跟房东签的还是手写条)
- 员工工资要报个税(店里俩亲戚帮忙,我直接发现金的)
- 进货销货得留凭证(仓库堆着半屋子的白条收据)
三、拼拼凑凑终通过
花了俩月补材料:重新签租赁合同、给亲戚补劳动合同、进货全换专票。第三次去税务局的时候,抱着半人高的材料袋。专管员拿着计算器啪啪按:“你们小百货利润率核定10%,年收入按80万算的话...”大笔一挥在申请表签了字。
现在每月15号前自动扣税,再不用熬夜算税了。但真要提醒想搞定额的朋友:别信网上说的“零条件”!光是补齐材料花的钱,都够交半年税了。真要搞的话,千万记死三条:
- 年收入绝对不能超五百万(超了自动转查账征收)
- 日常经营必须拿票取证(白条收据全是雷)
- 行业利润率提前问清楚(我们这建材13%比我高多了)
下午在税务局门口啃煎饼的时候,听见旁边两个老板吵架。一个嚷着“定额征税就是骗局”,另一个说“明明是你自己账太乱”。我默默把一口煎饼塞嘴里——这事,就像穿鞋,脚丫子没收拾干净,再好的鞋也硌得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