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还得从上礼拜说起。我们小公司要搞税务合规,老板突然一拍桌子说:“赶紧找个靠谱的会计所!” 我这一听就头大,北京城这么大,会计所广告铺天盖地,谁知道哪家是真材实料?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第一步:瞎抓资料,发现全是坑
我二话不说打开电脑开始翻资料。好家伙,一搜“北京会计所排名”,蹦出来几十个网页。点开一看,前十名居然能排出来七八个不同版本,每家都把自己往第一位吹!更离谱的是,好些排名的网站一看就是个广告牌,给钱就能上榜那种。我气得差点摔鼠标,这找的哪儿是会计所,找的是江湖骗子?
第二步:死磕三大件,不看广告看口碑
后来学聪明了,直接抓三个硬杠杠:
- 客户名单:我专门挑那些服务过上市公司、国企、或者我们这行老字号的会计所。你想,大企业都找他们,肯定有两把刷子。
- 差评在哪:我就不信好评,专扒投诉论坛和招聘网站员工爆料。结果真挖到猛料:有些所谓“大所”,员工私下吐槽加班比富士康还狠,内部账目自己都搞不利索!这种直接叉掉。
- 专长匹配:我们是个小互联网公司,那些只懂传统制造业的,报价再低也不要——别账没算清,还嫌我们业务“太新潮”。
第三步:磨破嘴皮子探路
纸上谈兵不行,得打电话!我按着筛选出来的名单,一家家拨过去问。有些客服开口就报套餐价,跟卖保险似的;有些一听我们是小公司,立马蔫了,说话都没劲儿。磨叽半天,挑了四家态度实在、说话不飘的约了面谈。
第四步:面谈现场现原形
跑完一圈有数了:有家吹自己是老字号,见面一聊,对接的经理刚入行两年,回答问题时眼神直飘;还有家报价单藏着十几项附加费,什么“系统接入费”“报告装订费”... 合着以后多问个问题都得掏钱?
筛出来这10家(排名不分先后),是实实在在靠靠谱程度堆出来的:
- 业内老炮儿团队:几个老会计自立门户那种,说话直,但条理贼清楚;
- 灵活小所:专做新兴行业的,反应快,报价敢白纸黑字写死;
- 本地口碑王:查了工商注册和法院记录,真干净,客户粘性高;
- 技术派:账务系统跟我们内部能打通,省了一半手工活。
折腾完这事儿我才想明白:网上排名全是浮云,关键得看你信不信任把命根子(财务)交给他们。老板现在拿着我的名单去谈价了,隔壁部门老张听说后,赶紧塞给我两包烟:“哥!名单发我一份,我们找了一年还没定!”
(对了,写稿时发现好些小所招人要求“抗压能力强”“接受弹性工作制”,翻译成人话就是“加班往死里干”。难怪老板天天在朋友圈吐苦水招不到会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