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唠唠我这个销售主管是怎么折腾公司报表分析的。这事儿说来话长,但得从我们部门的销售业绩突然掉链子开始讲。去年年底,老板把月度报表甩我桌上,说“你看看,销售额跌了两成,再不整清楚,咱们都得喝西北风”。我当时一翻报表,全是密密麻麻的数字,看得头皮发麻。
第一步:准备数据和工具
我没啥高大上的软件,就用公司电脑上的Excel凑合。先从内部系统导出原始数据,下载了销售明细表,里头有每个客户的名字、交易日期、金额和产品类型。但数据乱得很——有的客户信息不全,日期格式还不统一,我只好自己手动折腾。我先新建个表格,把所有内容复制进去,然后花了俩钟头清洗数据:删除重复的,补上空白项,确保每行都规规矩矩。这活儿真心累人,但我知道,不整理干净,分析就白搭。
第二步:动手计算关键指标
数据搞定了,我赶紧算几个硬核数字。打开Excel,用简单公式算起:
- 把总销售额加总了,发现跟前个月比起来,果然少了一大块;
- 接着算平均交易额,结果发现新客户的下单金额普遍低;
- 又分区域统计了下,北方市场跌得最狠。
第三步:找趋势和异常
数字算完,我开始拉图表看走势。Excel里画了个折线图,把近半年的销售额描上去。一眼就看到那个月突然向下猛拐的点。然后又挖异常数据:有些客户的交易额忽大忽小,我就挨个核对名单,发现一打潜在流失单子。中间出岔子——同事给的竞品数据不全,我急得直拍桌子。没辙,我直接跑去财务部拽人请教,人家帮我补了点外部参考值,这才发现我们定价策略跑偏了。
第四步:找原因和给建议
证据在手,我火速开部门会议汇报。把图表放大印出来,指着说“这破点就是问题源头:新客户转化率太低,老客户又跑路了”。接着我提了些土法子建议:比如优化跟进流程、调高热门产品折扣。老板当场拍板支持我们。会后,我还做了个简单行动计划,盯团队执行起来。
第五步:看效果和吸取教训
一个月下来回看,销售额稳步回升,团队都松了口气。但整个过程告诉我:报表分析别整太复杂,先从基础数据下手;还有,定期查数比临时抱佛脚强。我每月固定拉一次报表,免得上蹿下跳。这活儿不难,关键是用对工具、动手干。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