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在公司摸鱼,看着一堆资产报表发呆,感觉折旧算得一团糟。忽然想起网上有人说年数总和法挺简单,就决定自己动手试一把。
开干前的准备
公司有台老打印机,买了10000块,计划用五年后报废。老板上周催着要折旧数据,我手上只有Excel表格,数字乱跳,头都大了。先上网查资料,一堆公式看着晕,我干脆记了个笔记:年数总和法,就是把这五年年份加总,再按年份比例分摊折旧值。
我想,这法子应该比平摊那种好玩点。打印机原值10000块,寿命五年,年份从一到五。马上动手算总数:1+2+3+4+5,得出15。这不就小学加法嘛挺轻松。
计算过程的折腾
接下来按年份比例算折旧。我从第一年开始:第一年比例是5/15,乘上原值10000,算出3333.33块。拿计算器敲了敲,感觉还行。
轮到第二年:比例是4/15,乘上10000,结果2666.67块。这样一年年算下去:
- 第三年:3/15 × 10000 = 2000块
- 第四年:2/15 × 10000 = 1333.33块
- 第五年:1/15 × 10000 = 666.67块
算完一看,每年折旧减少得挺顺,但差点算错小数点。幸好我随手验算一遍,发现比例加起来必须是100%,就是总折旧值满10000。
实操小技巧和实现
我觉得手工算太折腾了,干脆转到Excel表格。新建一个列,写上原值和寿命,再弄个公式:
- 第一步:加年份总和,比如用“SUM(1,2,3,4,5)”
- 第二步:每个年份比例写公式,直接“年份数字/总数×原值”
拖拽自动填充,数据哗出来,检查没毛病。完成后,老板凑过来看了一眼,说这法子清晰好懂,折旧趋势直观。
完事儿了,我感觉这操作确实傻瓜式,容易上手。回头可以多试试其他资产,省得天天被数字绕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