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脑子一抽决定考会计证,翻开教材第一页就懵了——这密密麻麻的表格比蚂蚁搬家还热闹。愣是坐在书桌前半小时,手指头都没敢往目录页戳。
一、先干了个蠢事
我吭哧吭哧把教材摊满整张餐桌,红黄蓝三色荧光笔排兵布阵,结果第一章节"会计基础概念"就耗掉三天。笔记本涂得跟调色盘似的,回头一看连"借贷记账法"还画反箭头。晚上刷牙时突然顿悟:这波纯属给文具店打工!
二、摔了跟头才开窍
第四天我直接把教材撕成八大块:资产、负债、权益、收入、成本、报表、法规、电算化。抄起水果店的纸箱子剪成书立,堆在墙角活像废品回收站。
重点来了:
1. 法规部分当八卦看
每天蹲马桶就翻《财经法规》,把"虚开发票判几年"当社会新闻读,有天发现老婆偷用我支付宝买奶茶,当场指着法条吼:"你这叫盗用结算凭证!"
- 2. 报表口诀自创邪典
被资产负债折腾疯那晚,突然发现余额宝界面。拍大腿编出:"马云的余额宝是资产,我欠的花呗是负债",后来每道题都套自己信用卡账单,正确率突然飙升。
三、刷题刷出新花样
某宝买的题库刚开始老老实实按章刷,后来发现个邪招:
专挑凌晨1点做模拟考。顶着黑眼圈掐表做题,有次困得把"固定资产"填成"固定发呆",但两周后正式考试看到卷子,感觉像在看幼儿识字卡——生物钟都帮我把效率调成狂暴模式了。
七天玩命实录
翻出二十年前高考的狠劲:
1. 把所有错题截图设成手机壁纸,老婆来电话先看见满屏借贷分录
2. 卫生间镜柜贴满便签,刷牙时盯着"现金流量表编制步骤",牙膏沫滴到纸上晕开反而记得更牢
3. 咖啡杯直接怼在计算器上,有次按等号把杯子震倒,棕色污渍刚好圈住关键公式
考完走出考场时,发现羽绒服内衬还粘着半张"经济法罚款金额表"。但看到电脑屏跳"合格"那刻,突然觉得那堆画满王八的草稿纸都在发光。现在回想起来,最管用的技巧就是把知识腌进生活里——连梦里都在跟会计准则打架的人,怎么可能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