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开始对这个背书人和出票人一头雾水,差点儿把票据搞出大麻烦。上个礼拜我去银行办业务,人家问我看没看懂那票据上的签字,我张口就蒙圈了——啥是背书人?啥是出票人?这不是一码事吗?结果柜台小哥笑出猪叫,说我得赶紧补课了。我回家一拍大腿,下定决心要弄明白这个区别,省得下次再出洋相。
起步:我决定动手查资料
先打开电脑搜索了一堆票据入门文章,结果越看越懵。那些资料写得跟天书似的,说啥“背书人是票据的转让方”,我心想这不就是二手接手的人嘛出票人就是开票子的源头?但我还是半信半疑。干脆跑去问了位老会计朋友,他嘬口烟眯眼儿说:“你这不是白瞎功夫?来,我教你个土办法。”于是我把票据比作借条,自己动手模拟:假设我开一张欠条给别人,我就是出票人;别人再转手给第三个,那家伙就成背书人了。
- 出票人:相当于“开票子”的家伙,比如你公司写支票的那个人,签个字放出去就算他的活儿。
- 背书人:接过来再“转手”卖货的人,别人拿这个票据在别处换钱,你签背书名字就成这角色了。
实践验证:整了个小实验闹出笑话
听朋友这么一说,我觉得光听不练不行。立马抓张纸画个模拟票据,写上我老婆的名字当出票人。然后,我扮成背书人把它“转让”给邻居老王。等老王拿着这张纸去找银行模拟兑现,银行小哥(还是那位)配合着演一出戏。结果闹得有点乱套:我签背书时漏写日期,银行直接说无效,弄得老王骂我“不靠谱”。折腾半天才发现,出票人只负责开票,但背书人得小心填全细节才能有效转。回来复盘这破事,我悟了:出票人就像开饭馆点菜的厨子,做出来就不管了;背书人则是二道贩子,转卖给别人赚钱前得先打点这过程虽糙,可上手试错后脑子真通了。
末了想起当年我刚工作那会儿,在菜市场拿错票据,把背书人的地方签上自己名字,差点儿被摊主讹掉两百块。急得我连夜蹲桥洞里琢磨票据规则,这才缓过劲儿来。现在想想,懂点基础常识能少走弯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