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遇到个破事儿,公司资金链断了,该付给供应商的十万块钱愣是掏不出来。急得我对着电脑屏幕干瞪眼,账面上应付账款挂着这笔债,银行余额却红得刺眼,这不就等着被审计怼嘛
一急就瞎操作差点把账搞乱
先是傻乎乎地想直接核销这笔账,噼里啪在系统里做了个分录:应付账款减少,成本增加。好家伙,过两天一看利润表,成本蹭地窜上去一大截!老板跑过来拍桌子问:“这个月成本咋这么高?你吃发票了?”我缩着脖子没敢吱声。又试着把账挪到营业外支出,结果被财务总监揪住耳朵骂:“钱都没付,你支出个鬼?税务查过来谁扛?”账面上跟打仗了似的乱七八糟。
翻资料找到救命稻草
翻箱倒柜找出以前考的会计证教材,晚上蹲办公室边啃面包边翻书。突然看见“预期信用损失”五个字,大腿一拍:这不就是专治赖账的偏方嘛马上抓着键盘冲进系统,折腾出个关键分录:
- 应付账款先原路转回
- 同时做借:信用减值损失 10万
- 贷:坏账准备/其他应收款-XX供应商 10万
搞定后长舒一口气,这下既不用硬塞成本里,也不用偷偷删账。税务账上明明白白挂着这笔烂账,利润表里也光明正大体现了损失。
妙招还得配上土法子
怕以后扯皮,我又在Excel搞了张“讨债跟踪表”,供应商名字后面挂满备注:“电话催5次未接”、“发函被退件”、“对方财务离职”,还存了通话录音。月初盘账时,直接把这表格甩给审计看,对方点点头没吭声。等过两年诉讼时效到了,再掏出小本本把这笔备胎账户彻底核销,分录咔嚓两步走:坏账准备冲回,转营业外收入齐活儿!
现在账上看着清爽多了,这法子就跟备胎似的——先用坏账准备兜着,等确定要不回来了再甩掉。回头再看那本啃出牙印的教材,真该给当年出题的老师鞠个躬!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