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翻文件袋看到2020年残保金的缴费单,突然想起来得把当年的申报流程记下来。这事儿折腾了我整整三天,差点把财务小姑娘逼疯。
翻箱倒柜找政策
那年春节刚过,税务局短信突然轰炸说3月31日前必须报残保金。我抓着手机懵了——压根儿不知道这玩意儿要自己申报。财务小姑娘急得直转圈:"老板,去年新政策说改了算法!"
赶紧翻税务局官网查文件,满屏都是"安置比例1.5%"、"工资总额"这些绕口令。直接冲去税务局柜台,工作人员甩给我一张A4纸:"按这个公式套,错不了!"
数人头数到眼冒金星
回来召集行政财务开会,把全公司花名册铺了满桌。财务小姑娘举着铅笔喊:"老板!劳务派遣算不算?""签了劳动合同的都算!"我抓着头皮数了三遍,拿红笔在总人数上画了个大圈——43人。
突然行政小王举手:"等等!去年11月走的实习生要扣掉吗?"全场静了三秒,我拍桌:"算全年平均数!"重新摊开工资表,用计算器戳了半小时,得出41.2人(对,还有小数点这事儿)。
工资账本翻出毛边
高潮来了!财务抱来半人高工资表要算"上年工资总额"。我傻眼:"奖金补贴算不算?"小姑娘翻着白眼念条文:"应发工资!包括五险一金个人部分!"
我们仨蹲在会议室地板上分类:
- 基本工资√
- 季度奖金√
- 差旅补贴×
- 中秋月饼×
按计算器按到手抽筋
套公式那天下大雨,会议室白板上写着:
应缴钱数 = (41.2人 × 1.5% - 0个残疾人) × (387.6万 ÷ 41.2人)
财务按错三次清零键,瞪着屏幕上的五万八千四百块发呆。我拍大腿喊:"不对!去年招过残疾人临时工!"行政翻出劳务合同复印件——10月有个聋哑人干了俩月。重算终于砍到四万出头。
网上申报撞墙实录
登录电子税务局那天系统崩了三次,上传《在职职工汇总表》总提示文件过大。财务急得快哭:"像素调低了也不行!"发现是必须用IE浏览器,还得装个上古版本的Flash插件。
填数据页跳出来三十多项:
- 单位性质选错弹回首页
- 工资总额少填小数点
- 残疾人就业编码乱填被拒
三天心惊肉跳
隔周税务局打电话:"你们没传残疾人合同!"我冲去社保局开证明,回来扫描上传。审核通过那天是3月30号,财务小姑娘买了杯奶茶插我桌上:"老板,明年再搞这个我辞职!"
现在回头看,最省钱的秘诀就仨字:别硬撑。残疾人临时工折算月份、工资基数用对数据、留足系统崩溃时间——这三招至少省下四万多冤枉钱。
(正在收拾工位的财务突然探头:"记得写清劳务派遣别算重复!"行行行,这就加上!)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